慢性肾脏病分期是怎么诊断出来的
肾脏疾病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和阶段。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知道肾脏疾病的总称,而不了解其具体类型和分期。今天,让我们跟随权威专家,深入了解慢性肾脏疾病的分期及其诊断方法。
慢性肾脏疾病在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并且被分为五个阶段。那么,如何诊断慢性肾病的分期呢?
我们来了解慢性肾病的分期诊断:
1. 肾功能代偿期:
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30-60ml/min,肾单位减少约20%-25%时,虽然肾脏的储备能力已经丧失,但其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仍然良好,因此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血肌酐和尿素氮通常正常或只是轻微升高。
2. 氮血症期:
在这个阶段,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降至25ml/min,肾单位减少50%-70%,并伴随肾浓缩功能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夜尿或多尿、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及氮血症、血肌酐、尿素氮的升高。患者还可能出现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如果在此阶段忽视肾功能护理或身体承受额外负担,可能导致肾功能迅速下降和衰竭。
3. 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
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0-15ml/min,肾单位减少约70%-90%时,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患者可能会出现血肌酐、尿素氮迅速升高,以及尿浓缩稀释功能、酸中毒、水钠潴留等平衡障碍。患者还可能出现明显的贫血、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可能伴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
4. 尿毒症期:
这是慢性肾衰竭的晚期,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0-15ml/min以下,肾单位减少90%以上。肾衰竭的临床症状更为明显,表现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如胃肠道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代谢系统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易怒、血压升高、心悸、胸闷、无法平躺、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贫血、抽搐甚至昏迷也可能发生,常伴随高钾、低钠、低钙、高磷血症。患者可能因脑水肿、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等突发症状而死亡。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慢性肾病的分期诊断已经有了清晰的了解。无论面对何种肾病,我们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专家提醒我们,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