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们在哺乳期感冒怎么办呢
母乳喂养期是母亲们格外关注自身健康的阶段。刚经历分娩的母亲,身体尚未恢复,又肩负着哺育婴儿的重任,因此任何健康上的风吹草动都备受关注。感冒的高发季节给新手妈妈们带来了额外的困扰。那么,当哺乳期妈妈遭遇感冒发烧,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轻微的感冒症状,一般不提倡用药。母亲可以通过增加水分摄取、充分休息来缓解症状。佩戴口罩是防止近距离感染的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宝宝免受病菌侵扰。
但当母亲频繁感冒并伴随发烧症状,情况就稍微复杂一些了。若体温持续在38~40℃之间,母亲应在家卧床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促进身体恢复。饮食上,应以牛奶、粥、面条等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发高烧时,应避免食用鸡蛋。每天饮用的温水不应少于500毫升。在体温低于38.5℃时,无需过于急于退烧,因为一定程度的发烧对身体具有保护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生成增多,抗体生成活跃,酶活性增加,肝脏解毒效果增强,有助于消除致病因素。
当体温超过了39℃,除了使用退烧药进行物理降温外,还需要及时就医。抗生素的使用仅限于感冒并伴随细菌感染的情况,如患者高烧、精神萎靡、扁桃体化脓或白血球增多等。但需注意,滥用退烧药可能比发烧本身更加危险,常见的临床退烧药也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在感冒发烧期间,母亲应谨慎选择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病毒感染药物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等。如合并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菌素、青霉素等抗生素。当体温达到37.7℃以上时,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但仍需挤出乳汁,避免造成乳汁淤积。
哺乳期感冒的治疗确实令人头疼,因此母乳喂养的母亲们应该在业余时间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抵抗力。多食用鸡汤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不仅有利于身体恢复,还能预防感冒。感冒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尝试食疗,以助身体康复。新手妈妈们需格外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就是保护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