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并殖吸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对于魏氏肺并殖吸虫病,其临床表现的丰富多样性让人深感其复杂性。从感染潜伏期的几天到二十年不等,且大部分在一年的感染期中显露出来。针对此病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胸肺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肺是魏氏肺并殖吸虫的主要寄生部位,因此咳嗽、血痰和胸痛等症状在此类型中最为常见。典型的痰呈现棕色,可能持续数年之久。当肺并殖吸虫进入胸腔时,会引起胸痛、渗出性胸膜炎或胸膜肥厚等严重症状。四川地区的并殖吸虫病例中,胸痛和胸腔积液较为常见,而咳嗽血痰相对较少。
腹型以腹痛、腹泻和肝肿大为主要表现。腹痛主要集中在右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可能出现棕褐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的症状。在脐周部位可能有压痛,偶尔可以触摸到结节或肿块。当虫体在腹腔内移动时,可能会引起腹腔积液或广泛的炎症粘连。四川并殖吸虫常常侵入肝脏,在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
皮下结节也是此病症的一种表现。约有20%的魏氏并殖吸虫病患者会出现这种迹象。这些结节主要出现在下腹至大腿之间的皮下肌肉中。在结节中,可能发现成虫卵、嗜酸性细胞以及夏科-雷登结晶。四川并殖吸虫病则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的皮下结节或包块,其发生率高达50%~80%。这些结节和包块的大小在1~6cm之间,主要分布在腹壁,其次是胸壁、腰背和大腿内侧。
胸型病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和颅内高压等症状。随后,可能会出现癫痫、幻觉、感觉异常等定位症状。如果病源侵犯到脊髓,还会出现脊髓压力、下肢感觉和运动异常、尿潴留、截瘫等症状。
在流行地区,如果有机会吞咽活囊虫并且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胸部X线有特征性标志、嗜酸性细胞增多,应高度怀疑此病。通过诊断痰、粪、皮下结节的活检以及免疫检查等方法,可以对阴性病原体进行检查并确诊。魏氏肺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