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引发慢性肝炎的两大主要元凶。要想预防慢性肝炎,我们必须从预防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做起。
一、预防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使人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来预防。这种抗体的水平越高,对身体的保护能力就越强。在接种疫苗前,需要进行五项肝功能的检查以及乙型肝炎的检查。值得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并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导致感染。丙型肝炎则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措施。
二、严格筛选献血者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对献血者进行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筛查,从源头上减少血源性传播。
三、防止皮肤和粘膜传播
推广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必须佩戴手套。对于静脉者,我们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鼓励他们戒毒。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不共用剃须刀和牙科工具,理发用具、穿刺、纹身和美容用具也要严格消毒。
四、预防性传播
对于存在性乱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加强管理。建议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复制阳性期进行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青少年应接受正确的性教育,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五、预防母婴传播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的孕妇,应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母婴阻断,成功率高达95%以上。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尽量缩短分娩时间,确保胎盘完整性,以降低新生儿接触母血的机会,从而减少感染风险。
预防慢性肝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预防病毒感染、严格筛选献血者、防止皮肤和粘膜传播、预防性传播以及预防母婴传播。只有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慢性肝炎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