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
深入探索血清学与凝血象检查在肝病评估中的重要性
一、血清学检查
在肝病诊断与评估中,血清学检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是肝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直接胆红素的增加。当肝脏受损时,其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胆红素无法被有效处理,从而在血液中积累。
我们还需要关注“酶胆分离”现象。当重症肝病发生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会显著下降,与胆红素水平产生分离。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导致酶释放到血液中,但随着病情恶化,酶的水平会逐渐降低。监测这两种酶的比例变化对于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比例降低意味着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血氨基酸测定和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同样具有诊断价值。支/芳氨基酸比例的变化以及甲胎蛋白的阳性结果都能反映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对于评估肝衰竭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二、凝血象检查
凝血象检查在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性变化能够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是否受损,这对于诊断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弥漫性血管凝血的检测也是关键。如果红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等症状出现,这通常意味着早期弥漫性血管凝血。血清病毒性肝炎相关抗原或抗体的病原学检测则能确定病原体,为治疗提供方向。
除了上述检查,B超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肝活体组织检查等也是肝病评估的重要手段。B超能够监测肝脏、、胆囊、胆管等器官的状况;脑电图检查能够在肝性脑病早期发现异常;而肝活体组织检查则能直观地了解肝细胞的状况,对诊断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具有决定性意义。
血清学和凝血象检查在肝病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提供关于肝脏功能、肝细胞损伤程度、合成功能、凝血功能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