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血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自发性血胸,一种非创伤性的胸病,常常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侵袭那些之前没有全身或胸、肺病史的健康人群,男性患者更为常见。这种病症常常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咳嗽或用力排便等日常活动中被诱发。面对这样的病症,我们如何治疗自发性血胸呢?
对于少量的血胸,例如伴随肋骨骨折的常规血胸,身体往往能迅速吸收,不留后遗症。但当中等量以上的血胸(不超过1000ml)发生时,如果出血已经自行停止且病情稳定,医生可能会选择胸膜穿刺术,以清除积累的血液。肋间排水法也被采用,帮助促进肺扩张,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脓胸的并发。在每次穿刺抽血后,还会在胸膜腔注射抗生素,必要时会进行输血或补充液体以纠正低血容量状况。
当胸膜腔出现持续出血,血胸凝结成无法移除的胸膜腔血块,或者出现胸壁开放性损伤、胸部器官破裂等严重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探测。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移除血块和积累的血液,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止血。对于肋间血管或胸部血管的出血,会在血管破裂的近端和远端进行缝合止血。对于肺部撕裂出血,大多数情况可以缝合止血,但如果裂缝过广、组织损伤严重,可能需要进行部分肺切除。对于胸部器官创伤的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需要紧急治疗。
尽管链激酶等纤维蛋白溶解酶可以注入胸膜腔,但因其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且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应用较少。如果血胸并发胸膜腔感染,那就需要按照脓胸的治疗方案进行。
在创伤后的2至3周,当胸膜纤维层形成后,医生会通过手术移除胸壁和肺表面胸膜上的纤维组织板,增加胸壁活动,扩张肺组织,改善呼吸功能。手术时机很重要,过早手术纤维层尚未形成,难以完全移除;过晚则纤维层和肺组织可能紧密粘连,剥离时出血较多,肺组织损伤风险增大。手术后,仍需关注胸膜腔的状况,确保其正常运作。
我们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对于自发性血胸患者来说,了解病因、注意日常防护和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复发的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