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发病人群青少年居多
核心提示:骨肉瘤是一种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由于其发病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许多患者和儿童家长由于缺乏肉瘤科学防治知识,容易将其误认为是生长疼痛,从而延误了病情。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患者往往面临更大的手术风险,甚至可能需要截肢,身心备受折磨。早期发现对于切除病变和保持四肢完整性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骨肉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仍在持续增长。骨组织肉瘤的发病率约为6-10/100万,常见的有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和软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为2/10万,主要发生在四肢的皮下、骨膜和长骨两端,其中骨肉瘤最为常见,占年轻人的比例最大。
骨肉瘤作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其在10-30岁的年轻人中更为常见,膝关节周围是其常见部位。虽然其发病率不大,但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比例却高达40%,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儿童期也有发病高峰,软组织肉瘤约占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6.5%,仅次于白血病、脑肿瘤和淋巴瘤,位居第四。
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发于肢体、躯干和腹膜后间隙。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和脂肪肉瘤等是常见的类型,恶性程度较高。如果不进行及时、准确、系统和正规的治疗,五年成活率仅有30%左右。
骨肉瘤的诊断并不困难。其早期症状主要是疼痛,最初是间歇性疼痛,逐渐转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特别是在夜间。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以使70%的患者得到正确诊断。当年轻人出现近膝骨痛、肿胀等症状时,尤其要考虑骨肉瘤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骨肉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截肢,但疗效并不理想,5年存活率只有10%-20%。90年代以后,人们采用了新的辅助疗法,即化疗+手术+化疗计划,使患者的截肢率大幅下降,致残率也显著降低,5年存活率提高到60-70%,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根据相关数据,一些医院的骨科治疗患者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近两倍,恶性肿瘤患者也占了很大比例。这些数据的增长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骨肉瘤的相关知识,以免因误解而延误治疗。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治疗是降低骨肉瘤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