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瓣膜病的病因
老年钙化性瓣膜病医学领域的探索焦点
目前,医学界在深入研究老年钙化性瓣膜病的成因时,排除了其与全身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代谢紊乱,以及冠心病、类风湿病或其他心脏炎性病变的关联。对于这一老年性疾病,研究结果揭示了其背后的主要因素:
1. 骨质脱钙异位沉积在瓣膜或瓣环中:通过人体模拟的计算机系统测量方法,结合超声检测,发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与老年椎骨矿物代谢有紧密联系。
2.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糖尿病和变形性骨炎患者老年钙化性瓣膜病的发病率较高。调整碳水化合物代谢可以显著逆转瓣膜钙化的程度,这一发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瓣膜随年龄的退行性变化: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绝大多数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是由正常瓣膜的退行性变化引起的。研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瓣膜钙化程度加重,多瓣膜受累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钙化性瓣膜病被视为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退行性病变。
4. 性别因素:在老年人中,有钙化性瓣膜病的女性占比达到50%~60%。虽然有些研究认为主动脉瓣钙化和二尖瓣环钙化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多数研究显示女性二尖瓣环钙化更为常见。这可能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较高有关,影响了骨和软组织之间的钙分布。老年女性的二尖瓣环周围组织对损伤更为敏感。
5. 瓣膜压力增加:老年钙化瓣膜病主要影响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瓣膜压力和高速血流冲击容易造成瓣膜环损伤,导致组织变性等一系列变化,有利于钙盐沉积,加速钙化过程。一些学者还发现,二尖瓣压力的增加可以加速退行性变化过程。临床观察显示,右心瓣膜钙化在伴有右心容量或压力负荷过大的老年人中较为罕见,这进一步证明了瓣膜钙化与瓣膜压力之间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