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黄金准则」 肝纤维化震波检测仪更精准
肝癌是国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每年约有13,000人死于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若能早期发现,就能早期接受治疗;台中荣民总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杨胜舜表示,目前可用来评估肝纤维化及肝硬度且非侵入性的检查,已有肝脏纤维化震波检测仪及高频超音波,其中震波检测仪,准确度已达九成。
穿刺检查仍有风险 临床上以非侵入性为主
杨胜舜指出,许多民众接受腹部超音波检查时,被告知肝脏表面看起来粗粗的,其实超音波检查,常因操作者经验和主观看法有出入,近年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仪器逐渐发展,甚至血液检查,也可用来判断病症。
检查肝脏新利器 非侵入且免抽血
杨胜舜说,目前诊断肝病严重程度的「黄金准则」仍以肝脏穿刺(切片)检查为主,许多民众听到穿刺或切片常感到害怕,加上肝切片属于侵入性检查,仍有千分之一会出现出血、感染,甚至死亡等风险;杨胜舜解释,一次穿刺取得组织仅肝脏整体的五万分之一,代表性较不足,目前临床上尽量以非侵入性检查为主,除非要确诊是否有肝纤维化的程度,才会透过穿刺进行检查。
肝脏反弹波计算软硬程度 准确度达九成
杨胜舜提及,用来评估肝纤维化及肝硬度且非侵入性的检查,有肝脏纤维化震波检测仪及高频超音波,以及附加特殊软件之核磁共振造影等;肝脏纤维化震波检测仪,是将超音波探头放在右胸外侧下方肋间肝脏位置处,顶端对皮肤表皮施压,这时脉冲波传导至肝脏,透过肝脏出现反弹波来计算软硬程度,准确度已达九成,几乎可取代肝穿刺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检查运用作多的一种。
检查肝脏新利器 增加病患检查意愿
,此仪器能评估脂肪肝程度,可提供像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评估追踪的一个客观临床数据,杨胜舜提醒,仪器目前只能侦测到皮下2.5至6.5公分的位置,若为腹水或肝肿瘤者较无法精准测量;虽目前健保尚未给付,若能早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早介入治疗,让肝脏检查有更多选择。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打破「黄金准则」 肝纤维化震波检测仪更精准 》由网友『速水人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