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常见的化痰药 化痰药对化痰的作用明显吗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化痰止咳平喘药包括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化痰药吧。

 
     一、化痰药有哪些
 
    (一)常用镇咳药、化痰药的种类
 
  中枢性镇咳药
  其中包括成瘾性(吗啡,可待因,福尔可定)及非成瘾性药物(喷托维林,右沙美芬)。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咳嗽中枢。
  末梢性镇咳药
  例如二氧丙嗪、苯佐那酯等。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感受器。
  祛痰药
  刺激性祛痰药,黏痰溶解剂,中药及复方制剂。例如氯化铵、碘化钾、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盐、溴己新、氨溴索、复方可待因等。
 
    (二)咳嗽有痰吃什么药
 
  1、咳嗽有痰的用药
  选择祛痰止咳药物:阿莫西林+强力枇杷露、咳特灵胶囊+橘红颗粒+阿奇霉素,如有痰咳不出来可服必嗽平,痰多复方甘草片等
  中药外敷法: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安全有效的中药外敷方法,由于很多婴幼儿在家中治疗咳嗽时,由于他们的生理原因,用药很容易产生呕吐,使喂药很困难,这时可以配合一些外贴药,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夏季使用的三伏贴等。
  2、咳嗽有痰的原因有很多
  引起咳嗽原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包括肺;有的人咳嗽可以持续几个月,白色粘痰往往是支原体、病毒引起、黄色浓痰是球菌感染、灰色痰是杆菌、绿色痰是绿脓杆菌引起,混合色就是混合感染。现在空气污染也是咳嗽的原因之一。
  总咳嗽有痰,可能是咽喉炎,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炎:常为病毒引起,为细菌所致。冬春季最为多见。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的并发症。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降低人体抗力,容易促其发病,建议在用药的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很多细菌病毒都可以引起咳嗽,不一定就是因为感冒引起的,甚至于空气污染也会引起咳嗽多谈,,咳嗽多痰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去医院检查到底是什么细菌引起的,对症下药,把千万个细菌全部扼杀。
  3、咳嗽有痰的注意事项
  多喝水,预防感冒,注意保暖,秋冬晚出早归,平时积极锻炼身体。吃清淡一点,少抽烟,少喝酒。平常泡点陈皮、甘草、菊花、金银花、胖大海茶来喝。
 
    (三)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四)10个月宝宝止咳化痰的治疗药物
 
  1、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
  2、百日咳糖浆,药性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3、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但要掌握好剂量。
 
    (五)化痰药的类型
 
    痰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应因药性有温燥和凉润之别。分为温化寒痰和清热化痰药二类。 
    1.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等证,如咳嗽气喘,痰色多为白色,多见舌苔白腻;常用药物有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主要用于湿痰、寒痰,也可用于胃气上逆呕吐。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主要用于湿痰,寒痰,也可用于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3)白芥子温肺化痰,理气散结,用于寒痰喘咳。 
    2.清热化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多见痰黄质稠,其中,痰干稠难咳,如见舌唇干燥的燥痰证,则适宜选择润燥化痰药物。常用药物有 
    (1)浙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主要用于风热、燥热、痰热咳嗽。 
    (2)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主要用于痰热咳喘,配以黄芩等药物对咳痰黄稠、胸闷、大便不畅效果良好。 
    (3)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痰热咳嗽,痰稠粘者。能清肺化痰,治热痰,配瓜蒌、贝母同用。
 
    二、化痰药的使用

    (一)化痰药用药差异 
 
    1.儿童用药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比较常见的症状,小儿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脏腑娇嫩,肺常不足,易受风寒或风热侵袭,其气上逆,发生咳嗽。所以用药应以养护患儿肺阴,不伤孩子元气,增强抗病力为主要治疗目的。清热化痰的药物主要有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以“麻杏石甘汤”清热解毒,宣肺解表,方剂中的麻黄挥发油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能促进气管排泌酚红,起到化痰及祛痰作用,,亦能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蠕动,促进排痰;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配伍麦冬、知母滋阴润肺。温化寒痰的药物主要有通宣理肺口服液,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 
    2.成年人用药温化寒痰的药物主要有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清化热痰的药物主要有急支糖浆等中成药。 
    3.老年人用药老年人治疗应以滋养肺肾,祛湿化痰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如百合固金丸,对于久伤咳嗽,有较好的效果。
 
    (二)化痰药用药误区
 
     1.用药不分年龄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所以很多成人使用的药物,即使在减小剂量的情况下小儿也不宜服用。所以一定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如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百部止咳糖浆等药物,以达到用药的安全性。 
    2.用药不分症状 
    用中成药必须严格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如果不能辩证需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免用药不对症导致咳嗽加重。 
    3.用药不注重饮食 
    以新鲜蔬菜为主,适当吃豆制品,荤菜量应减少,可食少量瘦肉或禽、蛋类食品。食物以蒸煮为主。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还应注意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食物,这类食物含油脂较多,食用后容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三)化痰药合适服药时间
 
    目前常用的化痰药有沐舒坦、羧甲司坦等,一般在餐后20分钟左右用。这样有利于药物分布,达到相应的血药浓度,也不会影响工作和休息。
    化痰药还应避免与强力镇咳药一起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造成感染加重、呼吸困难。如果正在咳嗽,使用相关药物,最好不要自行选化痰药。
    婴儿和老人不宜选用片剂和胶囊剂,最好选择口感好、易于吞咽的糖浆剂、溶液剂或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化痰。
    大家还应注意,有过敏史者,应慎选化痰药。如服用化痰药超过3天,症状仍不能有效缓解,甚至出现发热等其他症状,应怀疑有其他疾病,要及时就医。
 
    三、化痰药的注意事项
 
    (一)止咳化痰药选用注意事项
 
  ① 明确病因,最重要!镇咳药的使用只是对症处理,因为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影响睡眠甚至会引起胸痛,适当的给予镇咳药还是必要的,但必须是在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会加重感染,甚至导致痰液粘稠度增加,形成痰栓阻塞气道。
  ② 对以刺激性干咳症状为主者,可以选用复方福尔可定糖浆。
  ③ 以白天咳嗽为主者,可以首选苯丙哌林,夜间咳嗽为主者首选右沙美芬。右沙美芬在抑制咳嗽频率上与可待因相仿,但对咳嗽强烈程度的抑制作用则强于可待因。
  ④ 干性胸膜炎伴胸痛者,首选可待因。因其在镇咳的还具有镇痛作用。
  ⑤ 咳嗽伴哮喘者,可以选用二氧丙嗪,但要注意禁忌症,儿童一般建议哮喘专科门诊,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⑥ 对痰多且咳嗽剧烈者,在注重抗感染的基础上使用镇咳药,必须服用祛痰药。
  ⑦ 氨溴索可以作为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祛痰的首选。但与茶碱合用时,可以延长其半衰期,应减少其用量。
  ⑧ 感冒并伴有病毒血症者可首选新泰洛其,但新生儿禁用。
 
    (二)化痰药的注意事项
 
    ① 妊娠初始3个月的妇女及哺乳妇女慎用。
    ② 青光眼慎用。
    ③ 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④ 对因感染而引起的咳嗽多痰,可与抗生素联用;常见有轻度胃肠不适,个别有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应立即停药。
 
    (五)祛痰药注意事项
 
    ⒈虽然镇咳药常与祛痰剂、平喘药、抗过敏药或镇痛剂合用,但也要避免过多使用祛痰药物,应用多种祛痰剂因强烈刺激气道腺体分泌粘液,反而使咳嗽加剧。
    ⒉恶心性祛痰药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因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对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服用氯化铵时应多饮开水。
    ⒊当痰量较多时,不宜使用镇咳药,尤其是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此类镇咳药会阻断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于气道,既影响呼吸又易继发感染,故宜先祛痰为主,止咳为辅,一俟痰液排出,咳嗽自然停止。
    ⒋中草药制剂应根据其药物的辨证合理选择,切不可盲目滥用。
 

化痰药(文健康无忧网)
 
    (四)化痰药应用原则
 
    ⒈根据不同的疾病、痰液的粘稠度、痰量的多少等因素选择祛痰药。咳出的痰的颜色,通常可提示某些疾病,如黄色或淡黄色的痰,多提示呼吸道有化脓性感染;黄绿色或灰色痰,多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红色或棕红色痰,提示带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铁锈色痰,多见于大叶性肺炎;黑色痰则见于从事煤炭和烧锅炉的工人。
    ⒉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经血循环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水分,使分泌物稀化,减低痰液的粘稠度和纤毛的扇动,特别适用于喉腔和气管内发痒,总想咳而咳不出的患者。
    ⒊因痰中粘性成分不同,应用时选用相应药物。呼吸道慢性炎症时,痰中粘性成分多为酸性粘多糖,宜选用溴环己胺醇和乙酰半胱氨酸。细菌感染时,脓痰中成分多为脱氧核糖核酸,宜选用乙酰半胱氨酸。
    ⒋在呼吸道炎症初期,如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采用恶心性祛痰药为宜,如氯化铵。
    ⒌对咳痰困难及肺合并症的危急状态,可口服羧甲司坦、溴己新,或喷雾和吸入乙酰半胱氨酸。
    ⒍对各种原因引起痰粘而不易咳出者,可选用盐酸氨溴索,其能使呼吸道粘液的性质趋于正常,以利于排出。
    ⒎对痰液粘度较大者,首选盐酸溴己新,其可使痰液的粘度降低,使之易于咳出,尤其对白色粘痰效果更好,对有脓痰者应与抗感染药物合用。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
    ⒏慢性呼吸道炎症可采用刺激性祛痰药如松节油,桉叶油等,一次1~4ml,加于500ml热水中,吸入其蒸气。既可减少痰量,又能矫正痰的恶臭,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如果以上关于化痰药有哪些  化痰药的效果如何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