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出健康有益的加碘盐 加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呢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碘元素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摄入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含碘食盐俗称加碘盐、碘化盐或碘盐,是一种加入了少量含碘盐类的食用盐。那么如何吃出健康的加碘盐,一起来看看吧。
一、加碘盐好不好
(一)碘盐基本知识
1、碘盐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是严重的碘缺乏地区,1956年至1958年,全省开展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调查,据推算,当时全省共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300万,地方性克汀病(呆傻)患者4.5万。尽管1958年后我省在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和太行山区已经开展了食盐加碘,由于覆盖范围小、质量差依然有甲状腺肿大病人不时出现,据1995年全省抽样调查,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1.42%,在1995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持续减低,到2011年全省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已经降到4.5%这一正常散发水平。
2、碘盐提高智力
在河南农村尤其是山区流传着这样一段民谣:“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民谣描述的,就是缺碘对家庭造成的危害。先是父辈甲状腺肿大,之后会有傻孩子出生,胎儿和婴幼儿期缺碘,患者会患上克汀病,也就是呆傻儿。河南的调查表明在1995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之前出生儿童平均智商为72,而1995年后出生儿童平均智商达到正常水平为100。2011年全省进行8~10岁儿童调查表明,我省学生的智商上升到了107.8。
杭州未供应碘盐出生的8~10岁儿童中,有10%的儿童甲状腺肿大,平均智商(IQ)值是110。1996年,杭州开始供应碘盐,在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6%的儿童有甲状腺肿大;儿童智商平均值上升为114.7。
3、每天摄入的碘量在1000微克以下都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一天的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但我省居民的日食盐量一直较高。1992年是16.1克/日;2002年是13.9克/日;2011年抽样调查为10.1克/日。
人每天需要的碘为150~300微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我省食盐的含碘量为30微克/克,如按照每天6克盐的建议量,一个人每天摄入的碘为180微克,是不会超标的,但按照10.1克的人均食盐量计算,我省居民人均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为303微克。碘的安全摄入范围很宽泛,世界各国标准都认为每天摄入的碘量在50~1000微克,是安全的。
,碘摄入过多的后果同样是严重的,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不少地区曾因服用“碘营养品”使大批学生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为此,卫生部专门发文规定除了碘盐外,不准生产、供应其他加碘食品。
4、关注碘也应关注钠和钾
盐是重要的调味品,更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水分和酸碱值的平衡、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吃盐过少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眩晕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
,多吃盐则对人体有害无益。高血压医师常常会说,通过限制盐中的钠可以使收缩压(俗称“高压”)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降低5毫米汞柱。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6%。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低钠盐,它用钾替代了25%的钠,通过使用低钠盐可有效补充人体中的钾,又降低了钠的摄入,长期使用,能使钾钠平衡,有利于降低血压,并能有效预防高血压。
由此可见,每天食盐量控制在6克以下,有多么重要。一是保证碘的摄入合乎人体生理需要,二是减少高血压等疾病发生。
(二)加碘盐鉴别方法
看包装
碘盐的真假辨别精制碘盐用聚乙烯塑料包装,印有加碘字样,并标明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字迹清晰,袋质量,印制精美,封口严密整齐;假冒碘盐字迹模糊,包装粗糙。
看色泽
精制碘盐外观洁白;假冒碘盐外观淡黄,或暗黑色,不干,易受潮。
捏鼻尝
精制碘盐手抓捏较松散,颗粒均匀,无臭味,咸味纯正;假碘盐手捏成团,易散,口尝有苦涩味,闻之有氨味。
显色试验
将碘盐加入氧化剂 后再加入淀粉,如显蓝色,是真碘盐;如蓝色浅,无蓝色,不是碘盐。
加碘食盐都用的碘酸钾,碘盐的测定加碘食盐都用的碘酸钾取样加酸和KI溶液再用淀粉溶液滴定,当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蓝色,记录淀粉溶液的用量和锥形瓶中待测液的用量,计算可的I2的含量,从而得碘酸钾的含量科学使用碘盐碘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我们要科学地食用碘盐,以提高碘的利用率。
(三)加碘盐和无碘盐的区别
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可以控制代谢,而甲状腺又受碘的影响。所以,若碘不足的话,就可能引起心智反应迟钝、身体变胖以及活力不足。我国学者早就报道甲状腺肿病,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海草治疗这种疾病的国家之一。碘是1811年Courtois提出的。膳食中的碘大部分在胃肠道中转变为碘化物,几乎被机体完全吸收,在进入血液后分布于全身的细胞外液。肾脏是碘的排泄器官。虽然人体摄入的碘量很少,肾脏没有保留碘的机能。少量的碘也通过粪便排出。每年的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吃碘盐能有效防止碘缺乏病。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于缺碘的危害局限于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的措施是在病区供应加碘食盐或碘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在人的碘营养状况还没有达到地方性碘缺乏病流行的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儿童尿碘含量50-100微克/升,甲状腺肿患病率在5-20%之间),儿童的智力发育就已经受到危害,只有补足了碘才能确保婴幼儿的正常脑发育。
我国将地方性碘缺乏病区的标准修订为7-14岁学生中甲状腺肿患病率大于5%.为解决广泛存在的碘缺乏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民食盐加碘。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十年后,我国7-14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由平均20.4%降低到5%以下,在占人口90%以上的合格加碘食盐覆盖地区,完全消灭了克汀病的发生,过去隐性缺碘地区新出生儿童的平均智商提高了约11-12个智商点。
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市面上多数加碘盐中每克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
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等疾病,但甲状腺疾病的成因比较复杂,跟环境、饮食、情绪等都有关联,碘的摄入量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人体内三分之二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碘不足或者碘过量都会导致甲状腺问题,关键是要科学补碘。
原本用以预防大脖子病的加碘盐,现在却被怀疑存在健康风险,成了市民食用碘过量的“凶手”.来自民间和医学界有关“自主补碘”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开始对沿海地区全民补碘进行反思,并在网上大胆地提出了“碘盐致病”的猜想。缺碘地区的居民必须科学、长期地食用加碘盐,否则,一旦停用,碘缺乏病就会复发;每次购买碘盐不要太多,因为时间久了,碘元素易挥发;放碘盐的容器应为加盖的,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温处。
二、加碘盐的吃法
(一)碘盐的正确存放和食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碘盐,食盐加碘是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一项重要举措。,碘元素在碘盐中并不稳定,受光、热等因素影响易分解流失。专家提醒,要注意碘盐的正确存放和食用方法,以避免碘的流失。
碘盐不宜在包装袋中长期存放,应放入玻璃或陶瓷罐中加盖保存。并注意将盐罐放在凉爽、不受太阳直射处,且不要使盐受热,因为碘盐在高温环境中存放比在低温环境中存放容易流失碘。因碘遇热易挥发,所以炒菜时应等菜快熟时再放盐,不宜用盐爆锅,也不要将盐放入油锅中煎炸。试验表明,若在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会下降至10%;若在炒菜过程中放,碘食用率为60%;若在食物快熟时放,碘食用率为90%;若在凉拌菜中放,碘食用率接近100%。
(二)食用加碘盐的注意事项
,碘盐食用毅力。人体的碘是一种长期的,常规的过程中生活,碘盐的正常消费应该始终,这是最好吃的每一天。
,盐储存方法要适当。碘盐应存放在玻璃或陶瓷罐,盖,密封放置在低温的阴凉处。,碘盐不宜久存,要与食物一起购买为宜。以前碘盐掺入在碘化钾盐制成,但由于碘化钾易在空气中氧化的,会引起碘的损失,且价格较贵,所以我们从1989年起国家不添加碘化钾盐规定,改变加碘酸钾(KIO 3)。碘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空气中,或当暴露于光不会被氧化;和碘酸钾离子晶体,高沸点,不挥发,所以不强调或平底锅烹饪前只吃盐。一些科普文章强调碘盐要被存储在黑暗中,烹饪碘盐应避免早期迟来的,它实际上是指碘化钾,碘酸钾不针对这些情况存在。虽然盐是不是在空气中氧化,但为了防止被恢复,但也要注意密封良好的人
加碘盐(文健康无忧网)
(三)加碘盐的注意事项
在食用加碘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缺碘地区的居民必须科学地、长期地食用加碘盐,否则,一旦停用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复发;2.每次购买碘盐不要太多,因为时间久,碘元素易挥发;3.放碘盐的容器应为加盖的,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温处;4.在菜肴将起锅时再加入碘盐,不要用碘盐爆锅、长炖、久煮,因碘易挥发。
在选购碘盐时,其鉴别方法为先加食醋 使得碘酸根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 然后再加淀粉溶液(米汤或者土豆汁)变黑既是真的碘盐
须注意的是,碘盐主要供缺碘少碘地区居民食用。高碘地区则应选购非碘盐,因高碘同低碘一样,也会引起甲状腺肿,甚至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食用碘盐无须太多,食用过多会造成其他病。
如果以上关于加碘盐好不好 加碘盐的吃法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