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寒水石
寒水石,中药名。是一种矿石中药材,清热泻火药,又称凝水石、水石、鹊石,本品为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类别石矿,可提炼出石膏,却不能直接称石膏,由于硬度低,只含玉质,不含水晶。产于山西、河北等地,广泛形成于沉积作用,如海盆或湖盆地中化学沉积的石膏,常与石灰岩、红色页岩、泥灰岩等成层出现。多发现于卤地积盐之下。全年可采,研细用。
生理特性多为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角白色或黄色,表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透明或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故晶体可沿三个不同方向劈开。质坚硬而脆,硬度3,比重2.7,条痕为白色或淡灰色,敲击时多呈小块斜方体碎裂。断面平坦,用小刀可以刻划。广泛形成于沉积作用,如海盆地或湖盆地中化学沉积的石膏,常与石灰岩、红色页岩、泥灰岩等成层出现。
寒水石的应用
1.热病烦渴、癫狂。本品入心经能清泻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清泻胃火以止渴,故可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常配石膏、滑石用,如三石汤(《温病条辨》)。取本品清泻心胃实火而可用治伤寒阳明热盛之癫狂,多配黄连、甘草用,如鹊石散(《普济本事方》);若配天竺黄、冰片等药用,可治痰热躁狂,如龙脑甘露丸(《姚僧坦集验方》)。
2.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取本品清热泻火之功,可用治热毒疮疡等证。若治口疮,可配黄柏等分为末,撒敷患处,如蛾黄散(《济生方》);若治热毒疮肿,可用本品火煅,配青黛等分为末,香油调搽(《普济方》);若治水火烫伤,可配赤石脂等分为末,菜油调敷,破烂有水者,取药末撒患处,如水石散(《古方汇精》);若治小儿丹毒,可用本品研末,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3.枕医生又称石头枕,它是第一款将天然矿石中药“寒水石”经特殊工艺制造并植入枕芯的新型枕头,有清热泻火、降压安眠、疏通经络。缓释渗透、共振磁疗、利用特殊恒定的生物磁场调节人体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睡眠的功效。
(文健康无忧网)
寒水石 -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北寒水石。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扁平块状或厚板状。大小不一,厚0.5-3.5cm。淡红色,有的为白色;条痕白色。表面凹凸不平,侧面呈纵细纹理,具丝绢光泽。质较软,指甲可刻划成痕;易砸碎,断面显直立纤维状,粉红色。气微,味淡。以粉红色、有细丝纹、具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北寒水石产山东、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主销北京、天津以及山东、辽宁、内蒙古、山西、甘肃。
南寒水石。本品主为菱面体集合体,呈斜方扁块状、斜方柱状。白色,有的稍带浅黄或浅红色调。表面光滑,有棱。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用小刀可刻划成痕。体较重,质硬而脆,易砸碎,碎片多呈方形或斜长方形。无臭,无味。以色白、透明、玻璃光泽、易砸碎者为佳。本品产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甘肃、新疆、贵州、西藏、青海。主销华东、中南、华南、西南等地区,北方地区较少用。
显微鉴别
北寒水石。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呈不规则致密块状。白色;条痕白色,不透明,光泽弱;有时碎粒呈透明状;具玻璃样光泽。
南寒水石。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他形;具假吸收,突起有正有负,正突起糙面显著;负突起表面光滑。干涉色常呈类似珍珠晕彩的高级白;解理缝呈对称消光;聚片双晶常见。一轴晶,负光性。
如果以上关于寒水石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