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的大学问
喝水的大学问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喝水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渴了就喝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不管是喝水的方式还是喝水的时间和量都是有讲究的。有时候喝水不对,甚至很伤身。
1、饮水量要适当
正常人每天对水的需要量为2000ml~2500ml。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影响身体健康; 喝得太多,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也非常不可取。在扣除了从食物中能得到的水分(例如喝汤, 吃水果也能获得水分),最好能再喝1200ml~1500ml的水,大约是5~8杯的白开水,或是2~3瓶的瓶装水。
2、早晨第一杯水喝什么
在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睡眠休息后,身体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时喝一杯水,可以幇助这些废物的排出,让身体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许多女人把起床后饮水视为每日的功课,图它润肠通便,调节体液的浓度,让整个人看上去水灵灵的。但早晨这第一杯水却不能乱喝。
牛奶、碳酸饮料、果汁、冷水以及盐水、菜汤、肉汤都不合适作为早上第一杯水饮用。因为这些饮品本身还含有其它成分,反而会减低喝水调节身体平衡代谢的效用,温开水或温水冲调的蜂蜜比较合适早上起床后饮用。
3、餐前半小时补水最养胃
不要在饮水后立即进食,最好在吃饭前半小时左右先喝一杯水,这样既不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还会调动食欲,调节体内矿物质的浓度,减轻饭后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体渴。
4、不要等到渴了才补水
口渴已经是身体在严重缺水时自动发出的警讯,感到口渴时,身体所丢失的水分已达体重的2%。如果人在户外活动,或是无法随时喝水时,可以准备一瓶瓶装水在身边,想到时就喝一二口,随时随地少量喝水,才是对身体最好的方式。
5、运动后要适时补水
运动后体内极容易缺水,所以一定要补水。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250—500毫升;将要运动时即刻补150—250毫升;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120—240毫升;运动后按运动中体重的丢失量,体重每下降1千克再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1升的水分,也可以适度的饮用一些运动饮料。千万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在运动后一次性大量喝水会造成体内的电解质浓度失去平衡,造成”水中毒”现象。
喝水的学问
1、烦躁要多喝水。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被称为“快活激素”,而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样也可以排出体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若辅助体力劳动,肾上腺素会同汗水一起排出,或者大哭一场,它也会随着泪水排出。
(文健康无忧网)
2、排毒清晨一杯水。一般的人都知道早晨喝杯水对身体有好处。人体经过了一宿的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排出,水就是最好的“清洗剂”。这个时候的细胞像一个干燥的海绵,会捕捉喝进的水,并在40分钟左右排出。这是个重要的排毒过程。淡盐水、蜂蜜水、白开水都非常适合早上喝。姜良铎提醒,早上别喝太凉或太热的水,温度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
3、减压做决定前喝杯水。英国东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喝杯水,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使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更出色。而对于上班族,在压力过大或需要做决定之前喝杯水,可以帮助头脑变得清晰。
4、不渴也要喝水。香港卫生署曾做过一项调查,有1/3成年人每天喝水<6杯。上班族工作忙碌,常常半天也顾不上喝一口水。美国“水健康”网站指出,当人们觉得口渴时,身体已经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上班族应该形成良好的喝水和排尿习惯,每1小时喝一次水,每2~3小时排尿一次。
5、睡前喝两小口水。当人熟睡时,因为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老人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还有,就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地入睡。但要注意,睡前喝水不能过多,老年人有起夜的习惯,如果因喝水而造成睡眠不好,反而得不偿失。
6、洗澡后慢慢的喝点水。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会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老年人体质较弱,心脏承受能力没有年轻人强。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水应特别小心。最好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否则容易增加心脏负担。
7、运动后跟着心跳喝,不要喝太快。老人在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若立即大量饮水,水分积聚在胃肠道里,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最好过几分钟,等心脏跳动稍微平稳后,再接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温开水。喝水时,尽量保持速度平缓,喝水的频率最好与心跳频率接近,再间歇式地分多次喝。这样,才能使心脏有规律、平稳地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
8、感冒喝更多的水。感冒时多喝些水或纯果汁,对于疾病康复很有帮助,因为有助于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让人感觉呼吸舒畅。,如果发烧了,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要自身降温,这时就会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需要补充大量水分。多喝水不仅促使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于体温调节,促使体内病菌迅速排出。
9、便秘大口的喝水。便秘的成因简单地讲有两条一是体内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肠道等器官没有了排泄力。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10、肥胖餐前餐后喝杯水。因为人体内的很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水”里进行。有了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身体的代谢机制正常运转。
11、呕吐喝点淡盐水。呕吐是人体吃了不洁食物后,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为避免严重呕吐或腹泻后引起的脱水症状,可以适当喝些淡盐水来补充体力,缓解虚弱状态。
如果以上关于 喝水的大学问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