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弱阳性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7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尿蛋白弱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的原因是什么?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的原因是什么?尿蛋白阳性的三种情况
1.生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各种体内环境因素对正常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尿蛋白含量增多。 某些生理因素可造成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包括①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机体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②体位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蛋白尿。
其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出现蛋白尿,再平卧后又转为阴性。这种蛋白尿常发生于青少年,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因器质性病变导致尿内持续出现蛋白。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并需进一步检查或复查,以便尽早治。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通常可归纳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
3.其他因素蛋白尿是指偶尔一次尿蛋白为阳性。这多为干扰物影响所致,应注意观察和复查,排除有关的生理因素,并请教内科医生,根据情况做其他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称为蛋白尿。而也有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尿蛋白弱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的情况算是正常现象。一般,正常人每日滤过的原尿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浓缩排出的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通常所说的尿蛋白并非都是病态的,它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弱阳性之分。功能性尿蛋白也称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尿蛋白。多见于青年人中,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一些正常孕妇尿中蛋白也可有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尿蛋白在诱因解除后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为可逆性尿蛋白或一过性尿蛋白弱阳性。
要想知道尿中有无蛋白,其蛋白含量有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即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若混浊消失,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但若混浊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弱阳性。
人们最关心的病理性尿蛋白,它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导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1] 尿蛋白弱阳性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肾小球性尿蛋白弱阳性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尿蛋白。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2.肾小管性尿蛋白弱阳性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从而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文健康无忧网)
3.溢出性尿蛋白弱阳性(也称凝溶尿蛋白)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时溶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称为蛋白尿。而也有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尿蛋白弱阳性。
济南肾病医院专家表示,尿蛋白弱阳性的情况算是正常现象。一般,正常人每日滤过的原尿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浓缩排出的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通常所说的尿蛋白并非都是病态的,它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弱阳性之分。功能性尿蛋白也称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尿蛋白。多见于青年人中,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一些正常孕妇尿中蛋白也可有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尿蛋白在诱因解除后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为可逆性尿蛋白或一过性尿蛋白弱阳性。
要想知道尿中有无蛋白,其蛋白含量有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即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若混浊消失,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但若混浊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弱阳性。
济南肾病医院专家为您介绍,尿蛋白常见几种情况
人们最关心的病理性尿蛋白,它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导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尿蛋白弱阳性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肾小球性尿蛋白弱阳性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尿蛋白。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2.肾小管性尿蛋白弱阳性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从而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3.溢出性尿蛋白弱阳性(也称凝溶尿蛋白)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时溶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如果以上关于尿蛋白弱阳性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上一篇:怎么去双下巴
下一篇:肛门处长了一个小肉球,好像是痔疮,不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