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4要点 防止H5N6禽流感侵袭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医师邹宗珮表示,目前在台湾、日本和韩国,虽有禽鸟类感染H5N6禽流感病毒的报告,但尚未发现任何H5N6禽流感「禽传人」的案例。

「禽流感」指的就是「家禽流行性感冒」,主要致病原为新型A型流感病毒,而目前在台湾禽类造成疫情的「H5N6」即属于这类流感病毒,其他如H5N1、H5N2、H7N9等等也是,感染对象大部分为禽鸟类,如鸡、鸭、鹅、野鸟等等。

,一旦禽鸟类受到感染,就会成为新型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并且容易造成群体感染,即其他同在生活范围内的禽鸟类也无法幸免于难。

【禽传人机率并不高】

针对许多人担忧的传染问题,邹宗珮医师表示,禽流感病毒需发生突变,才会具有有效人传人的能力。目前H5N6病毒仅在禽鸟类互相传染,全世界只有中国大陆曾发生禽传人的案例,代表禽传人的能力弱、机率低。台湾目前因已全面禁止贩卖活禽,使民众染病风险大幅降低;,目前研究显示H5N6病毒并没有产生变异,现阶段无法有效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民众毋须过于担忧。

【关注4高危险族群】

虽然台湾民众罹患H5N6禽流感的机率极低,但她特别提醒,以下4类民众属于高危险感染族群,务必小心。

1.以饲养家禽或鸟类为主的业者。

2.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区旅游者。

3.有机会接触野鸟/候鸟的学者或爱鸟人士。

4.喜爱吃半生熟禽类食物(肉、蛋)的民众。

邹宗珮医师说明,上述族群的共通性为「『直接』接触禽鸟类的机率偏高」,例如可能会碰触到禽鸟类的粪便、分泌物、皮毛、体液等等,若不幸接触染病禽鸟类又没有彻底清洁,将提高人体受H5N6病毒感染的风险。

【初期症状类似流感】

邹宗珮医师表示,虽然目前台湾尚未有禽传人病例,但根据国外案例,H5N6禽流感患者的初期症状类似于一般流感,包含发烧、头痛、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流鼻水、咳嗽、喉咙痛、呼吸急促等)、结膜炎、肌肉痛、腹泻等。

,只要察觉自己有罹患流感的可能,就应尽快就医,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医师会依据禽鸟接触史、旅游史、相关职业暴露等,配合临床症状评估是否有感染禽流感之可能。

治疗药物+支持性疗法

针对被确诊的禽流感患者,她说明,目前会以抗流感病毒药物为主(例如克流感),搭配「支持性疗法」,即呼吸治疗、体液补充等。

若病况不稳?致死率高

,若经以上治疗后病况没有获得控制,将可能快速恶化,严重者还可能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败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致死率相当高。

掌握4要点 防止H5N6禽流感侵袭

【4方向?有效预防禽流感】

想要完全避免H5N6禽流感的侵袭,邹宗珮医师强调,「预防」绝对是首要原则。她特别归纳出4个预防方向,供民众参考。

1.避免接触禽鸟类

邹宗珮医师表示,目前H5N6禽流感的流行仅局限于禽鸟类,传染来源和途径都很明确,「是可以确实预防感染的」。,她强调「民众不需要太恐慌」,只要避开可能接触禽鸟类的机会,就能大幅降低患病机率。

至于家里饲养宠物禽鸟的民众,动植物防检局则建议,「避免让宠物禽鸟与野鸟接触,先戴上口罩及胶质手套再清理排泄物,清理完毕后,必须用肥皂洗净双手。如果宠物禽鸟不幸死亡,则须以一般废弃物标准处理,千万不要任意弃置。」

2.注意食物来源和状态

在目前疫情频传的时期,民众更需要注意食物来源,不买来路不明的禽鸟类及其产品。,禽肉(鸡、鸭、鹅)和蛋类都必须「充分煮熟」,才可食用。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若有疑似感冒症状,随时戴上口罩。外出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碰触到可能的污染源,也不要让带有病毒或细菌的双手任意接触到眼、鼻、口等黏膜处。回家后,必须先用肥皂清洁双手、换下外衣后,再和家人交互。

4.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邹宗珮医师表示,虽然目前尚未研发出H5N6禽流感疫苗(仅H5N1禽流感有疫苗可预防),仍建议民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强化基础抵抗力,降低感染率(尤其是孕妇、6个月大以上之婴幼儿及婴幼儿的主要照顾者)。

※原文刊载于2017年03月号《妈妈宝宝杂志》361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该文章《掌握4要点 防止H5N6禽流感侵袭》由网友『朝九晚五』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