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颗芭乐KO掉18根香肠毒素?真相是…
近来,一份农试所针对水果抗氧化物对亚硝酸盐清除力的实验,指出国产珍珠、帝王芭乐分解亚硝酸盐能力佳,只要1颗就可清除高达18根香肠的亚硝酸盐,引起网友热议!食品专家表示,芭乐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抗氧化物,吃下肚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对去除亚硝酸盐活性的作用其实会大打折扣,效果有限!
一份农试所针对水果抗氧化物对亚硝酸盐清除力的实验,指出国产珍珠、帝王芭乐分解亚硝酸盐能力佳,只要1颗就可清除高达18根香肠的亚硝酸盐,进而引起网友热议!
水果抗氧化物除亚硝酸盐?滴管实验助查看
对于外界的疑问,农试所助理研究专员,也是此份实验研究的提出者杨淑惠专员表示,当初进行此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水果的维生素C、多酚类、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高低与亚硝酸盐清除力的关系。,选择了芭乐、柳丁、葡萄、奇异果、木瓜、苹果等29种不同种类、品项的国产及进口水果,进行抗氧化物对亚硝酸盐清除力的实验。
实验进行方式则是以「颗」为单位,去除外皮、籽等不食用区块,取可食部位,并将其榨汁后,分别滴入装有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的试管中,并一一查看其反应。当试管中溶液呈现桃红色,则表示该溶液中亚硝酸盐含量仍相当高,此一水果中的抗氧化物对于亚硝酸盐的清除力有限。
反之,滴入后若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越变越淡,甚至趋近透明,则代表此水果中的抗氧化物对于亚硝酸盐的清除力越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因颜色相近的因素,此研究方法不适用于桑椹、红肉火龙果等深色水果。
1颗芭乐KO掉18根香肠毒素?真相是…
图中维生素C含量换算单位处经农试所杨淑惠助理研究专员证实单位误植,应是「mg/100ml」才对。(图片/截取至农业试验所技术服务季刊·2015年09月·103期)
维生素C、总酚能消亚硝酸盐?实验找出指标
至于网友对于研究结果提出「农试所是如何找到维生素C跟总酚抵销亚硝酸盐的公式?且服务季刊里面也没有提供公式,也没有提供参考文献,那农试所的东西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的质疑。杨淑惠助理研究专员指出,目前医界、学界对于维生素C、总酚有助抵销亚硝酸盐,大多处于认为其有正相关性,但却无法明确指出究竟能带来多少影响的研究阶段,,自然没有所谓的参考文献及相关换算公式。
而此次试验就是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建立水果中所含维生素C、总酚等抗氧化物确实有消除、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的指标性的意义,而非想借此得到绝对的影响、机转结果。
1颗芭乐可除18根香肠亚硝酸盐怎么来?实验数据回推得之
至于此次研究实验室如何得出1颗芭乐可清除高达18根香肠的亚硝酸盐如此明确的数据呢?杨淑惠助理研究专员解释,这主要是透过上述液滴管试验中,水果汁液可清除的亚硝酸盐溶液最高浓度来回推换算。
举例来说,以夺冠的珍珠拔来看,取1颗重约364.3±17公克的珍珠拔去籽取其可食部分303.0±12公克,然后分别榨汁滴入数支装有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的试管中,结果发现1颗珍珠拔中的维生素及总酚,竟可清除高达74.38~78.75毫克的亚硝酸盐量。
于是便将其依据合法使用亚硝酸盐的情况下,每节香肠(62.5公克)平均约含有4.375毫克的亚硝酸盐标准来换算,则可得到1颗珍珠拔约可消除17~18根香肠的亚硝酸盐量(74.38~78.75毫克)的结果。
实验进行方式则是以「颗」为单位,去除外皮、籽等不食用区块,取可食部位,并将其榨汁后,分别滴入装有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的试管中,并一一查看其反应。(图片/截取至农业试验所技术服务季刊·2015年09月·103期)
吃芭乐消除亚硝酸盐?专家营养素经消化吸收效果将打折
虽然有人对于农试所此次的研究结果有怀疑,,在食品业界任职超过30年、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兼任讲师陈俊成老师,仍对民众日常饮食中适度摄取芭乐、木瓜、凤梨等富含维生素C、人体必须抗氧化成分的水果的行为给予肯定。
不过,陈俊成也提到,由于上述水果在现实状况下,经过人体肠胃道消化吸收后,各类营养素的抗氧化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消除亚硝酸盐活性的作用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提醒民众千万不可认为只要于餐前、餐后吃下1颗芭乐,就等于开启金钟罩铁布衫,能安心大啖香肠、培根等含有亚硝酸盐的加工肉品而无所节制,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陈俊成老师强调,想要避免亚硝酸盐摄取过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除了尽可能减少食用加工肉品的频率外,改变烹调加工肉品的方式,不要煎、烤得太焦,或是改成蒸煮法料理,都是降低亚硝酸盐生成的关键。
该文章《1颗芭乐KO掉18根香肠毒素?真相是…》由网友『忆笙黄昏』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