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药物 不能共享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记者陈立凯/摄影

经常在门诊或健检时意外发现血压高的民众,十之八九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不可能!我一向身体很健康,而且完全没有任何不舒服,怎么可能会得高血压?」
也有许多民众不以为意,认为高血压没有立即危险而拒绝服药,甚至有人认为当血压飙高时,吃一颗父母亲平时服用的降血压药即可。
高血压依成因可简单分为两种,绝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至95%,致病原因不明,多半与肥胖、胰岛素阻抗性、热量或钠盐摄取过多、老化、心理压力、缺乏运动、抽烟喝酒等因素相关。少数人是续发性高血压,可找到明确原因,例如肾脏疾病、甲状腺机能异常、其他内分泌问题或药物引起,找出根本原因治疗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大多数高血压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人在血压升高时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或恶心的症状,因为无法以没有症状就断定自己没有高血压,唯有定期监测血压,才能及早发现。七成以上的高血压好发于50岁以上族群,年过半百的民众更应该保持警觉心,做好血压监控。
若持续高血压未控制,可能会衍生出慢性疾病,如眼底病变、肾衰竭、心脏病、脑中风等,严重者甚至会增加致死率。
除了改变生活型态,以药物控制血压也是必要的,但降血压药物种类繁多,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服用所有药物,例如合并有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衰竭、左心室肥大、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患者,各有优先考量使用的降血压药物;患有痛风、气喘、肾动脉狭窄、心脏传导阻碍等的患者,也有禁止服用的降血压药物,民众不能有自行前往药局买药或是与其他家人「共享」药物的错误观念。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单位毫米汞柱)应控制在多少才算合理范围?暌违10年未更新的美国高血压临床治疗指引,于2013年12月公布最新第八版控制准则
60岁以下<140/90mmHg
60岁以上<150/90mmHg
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患<140/90mmHg
60岁以上标准放宽,主要是预防老人因血压过低,引发晕眩而跌倒发生意外;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患也从130/80mmHg放宽到140/90mmHg。
每个人状况不同,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回诊,遵从医师指示服药并维持良好血压控制,才能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亦为高医附设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
  该文章《降血压药物 不能共享》由网友『我心存她』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