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越抱越爱哭?破解6大育儿迷思
家有小宝贝的你,是否曾听说孩子哭闹时不能一直抱?又是否常有长辈告诫,副食品不能加盐,以免宝宝养成重口味的坏习惯?许多育儿秘方流传已久,却不一定完全正确。儿童发展专家就指出,拥抱对婴儿相当重要,刻意不抱孩子恐将导致宝宝产生情绪障碍、丧失安全感!针对6大常见的育儿迷思,专家一一破解,帮助爸妈轻松育儿!
网络上常流传各种育儿秘方,却不见得完全正确。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针对6大常见迷思,提出专业解析。(摄影/林芷扬)
看着宝宝一天天健康成长,是每个爸妈最大的快乐。不过,育儿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令人无所适从的情况,举凡孩子没有大人抱何时训练孩子如厕、如何应对孩子的活泼好动等,许多爸妈寻求老一辈或网友的经验,却也容易陷入迷思,导致教养成果不如预期。
父母不懂如何沟通 孩子高IQ却低EQ
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指出,现在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发展比过去提前了4至8个月,虽然IQ提高了,EQ却相对下降。由于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不懂得和孩子沟通,加上少子化而处处宠溺,导致许多孩子待人态度凶、爱挑剔,又喜欢跟大人讨价还价,令父母相当困扰。
早期教育没做好 影响成年品格和行为
王宏哲老师表示,孩子的品格发展和生活自理能力,其实从0至3岁的婴幼儿时期就要开始培养。许多孩子长大之后的情绪问题和偏差行为,甚至衍生出的社会事件,都可能源自于缺乏妥善的早期教育。为了让孩子在0至3岁期间得到最正确的照顾,王宏哲老师针对以下6大常见迷思,提出专业建议。
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相当重视早期教育,并且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实践,获得不错的成果。(摄影/林芷扬)
宝宝越抱越爱哭?破解6大育儿迷思
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指出,孩子在11个月大的时候容易进入厌食期,爸妈不妨将食物适度调味,让口感更丰富。(图片提供/天下杂志)
6大育儿迷思 专家一一辟谣
迷思一/宝宝越抱越爱哭?
王宏哲老师指出,「拥抱」是对小小孩表达爱的方式,如果宝宝哭闹时刻意不抱,想借此训练孩子,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情绪障碍、失去安全感,影响长大之后对人的不信任、猜疑,甚至易怒。王宏哲老师也表示,「拥抱」会促使大脑分泌血清素,带来幸福快乐的感觉,经常拥抱反而能让爸妈和宝宝的心情更美丽!
迷思二/早点练如厕,尿布戒得快?
许多爸妈都急着让孩子在2岁之前戒掉尿布,坊间甚至流传「越早学会如厕,智商就越高」的说法。王宏哲老师表示,戒尿布的时间和智商高低完全没有关系,2岁戒尿布言之过早,强迫孩子自行如厕,可能导致孩子心情焦虑,反而延迟学会自己上厕所的时间。
迷思三/副食品加盐,孩子未来重口味?
给孩子吃天然、原味的食物虽然是件好事,但随着宝宝年纪增长,也要适度添加盐分或调味,这么做并不会养成重口味的坏习惯。王宏哲老师指出,宝宝9至10个月大时,爸妈可以在副食品中添加少许盐、肉松、鱼松、黑芝麻等来调味,让食物的味道更丰富。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减缓孩子的厌食情况,对于减少肚子胀气也有帮助。
迷思四/常常带出去,孩子活动量才这么大?
王宏哲老师指出,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都不一样,有些宝宝确实比较好动,爸妈就必须让孩子有挥洒活力的机会。否则,如果让好动的宝宝经常进行静态活动,那么只要一带出门,孩子就容易「暴冲」,造成安全疑虑。王宏哲老师提醒,如果没有满足孩子「动」的需求,孩子反而无法坐下来安静学习。
现代家长往往过度宠溺孩子,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则是让儿子从小就学习自己穿衣服和穿鞋子,训练独立。(图片提供/天下杂志)
迷思五/孩子不喝奶,营养不均衡?
王宏哲老师表示,奶水对1岁至1岁半的宝宝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不喝奶不会造成孩子营养不均衡,反而是喝太多奶,容易造成虚胖、动作发展迟缓,甚至与过敏和过动都有关联。由于奶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孩子过量喝奶,就会排挤其他营养,造成免疫力下降。,王宏哲老师指出,临床上就出现过孩子喝奶时间太长,口腔长期缺乏咀嚼动作,导致孩子到了3岁,说话依然口齿不清的案例。
迷思六/孩子手冰冰,就要加衣服?
许多爸妈爱子心切,只要一摸孩子冰凉的手,就急着替孩子添加衣物或棉被。,王宏哲老师指出,「颈后」才是观察孩子体温的正确位置,家长拼命给孩子温暖,反而容易让宝宝睡不好,情绪也跟着变差。
孩子是上天赐给爸妈最好的礼物,为了培养生理和心理都健康成长的宝宝,爸妈应该重视早期教育,并且避免盲目听信育儿迷思。建议父母参考专家意见,培养正确教养观念,在孩子0至3岁期间妥善照护,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该文章《宝宝越抱越爱哭?破解6大育儿迷思》由网友『如此温暖』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