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翁双脚肿痛 原是「轮椅症候群」惹祸
一位80多岁老伯,因为脊椎骨折压迫神经,导致下肢无力多年,日常活动多以电动轮椅代步。老伯从多个月前开始发现双脚在每日午后开始肿胀且合并疼痛感,足踝部的肤色也变得较暗沉。经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及电脑断层血管摄影检查后发现,虽然老伯没有深层静脉血栓,但其双侧总股静脉经过腹股沟韧带处都有接近5公分长的严重狭窄,造成老伯双下肢静脉回流不佳,而导致双脚肿胀疼痛的症状。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持续,进行了双侧总股静脉的重建手术,再配合药物治疗及复健科医师进行肢体复健运动,术后一周病患双脚肿胀即显著改善,也不再疼痛。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严重恐致败血症
斗六成大医院心脏外科林鼎围医师表示,「轮椅症候群」泛指所有长期使用轮椅所造成的并发症,除了一般熟悉的褥疮、脊柱侧弯、肌肉关节僵硬发炎外,还包括「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而老伯的总股静脉狭窄即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种。症状除了肢体肿胀疼痛外,长期会造成皮肤色素沉着及不易愈合的慢性溃疡,严重可能进而感染导致蜂窝性组织炎,或甚至败血症。
导管手术伤口小且局部麻醉即可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处理初期以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为主,如患肢抬高、复健运动、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袜、或是高端的间歇性气动加压设备等。若保守治疗效果不彰,即须考虑手术治疗。
而手术治疗除了如同案例中的老伯接受的传统静脉重建手术外,近年来新式的导管手术也可以提供相当不错的效果。林鼎围医师指出,相较于传统手术,导管手术的优点为仅需针孔大小的伤口及可于局部麻醉下进行。,导管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动静脉疾病,需要在心脏血管介入治疗的专业医师评估下运行手术。,若需于导管手术进行静脉内支架置放,目前仍未纳入健保给付范围之内。
有症状速咨询医师评估治疗
林鼎围医师呼吁,除了长期使用轮椅的病患外,一般民众若有肢体酸麻、疼痛、肿胀、冰冷、脉搏减弱、无法久站久行、慢性伤口溃疡等症状,都可能是由于动静脉疾病所导致,建议咨询心脏血管外科医师,以做进一步评估治疗。
该文章《80岁老翁双脚肿痛 原是「轮椅症候群」惹祸》由网友『渲染ゞ笔墨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