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运动减重,却还是败给沙发与电视?关键原因在这!
周一晚间。一星期的第一个工作日结束了,你打算去健身房运动。你有强烈的意愿,但你的肉体软弱无力。「做运动」的企图败给了「避免辛劳」的自发冲动。你无法克服自我,无法化企图为实际行动。沙发赢了!
如何克服自我?
如果你想要做的事,与潜意识中自发获得大量乐趣的事情相抵触,就必须克服自我。「克服自我」像是坐在脚踏车上想踩动它,必须先克服惯性(惰性),一旦脚踏车开始缓缓前行,保持运动状态就简单多了。
如何让脚踏车进入运动状态?我们要如何使自己从沙发上起身?为何要付出力气让脚踏车动起来?因为,你有一个目标。
人类的行为总是针对特定目标。目标的价值有可能较高(例如,你要去和好朋友会面)或较急迫(例如,你要赶在超商打烊之前买些吃的),也有可能(起初)较低(例如,你想要燃烧卡路里)。目标的价值越高,你就越不需要克服自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有替代目标去影响你的意图。
运用策略,找到价值高的目标
如果目标符合需求,对你而言就有较高的价值。例如,情感或饮食方面的基本需求,能让「与好朋友会面」或「购物」的目标极具价值。相反地,「燃烧卡路里」起初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它往往出于媒体传播的瘦身理念。
决心运动减重,却还是败给沙发与电视?关键原因在这!
如果某个目标对你而言起初不太有价值,甚至还有许多替代目标,这时就需要一点策略,好让自己专注在目标上,以便抑制其他的愿望与目标,轻松克服自我。这种策略就跟骑脚踏车一样,是可以习得的。
先从观察自我开始。行为控制必须伴随观察自己的行为。回想你所拟定的目标,然后有自觉地观察一下,与这项目标有关的行为以及你自己。入睡前,花五分钟想一想,这一天中你为这项目标做了什么。
自我实验观察自己的行为
假设你的目标是六个月减重五公斤,为此你想多做运动、少吃巧克力。从今天起,每晚入睡之前想一下,你是否以爬楼梯取代搭电梯,你是走路还是搭车出门,早餐吃巧克力蛋糕还是麦片,午餐是否有留意营养的均衡,下午的点心是零食还是水果,一天当中何时做了多少运动。借由自我观察可把注意力转移到目标上,并让行为自动转往你所希望的方向。
本文出自商周出版《意志力》
该文章《决心运动减重,却还是败给沙发与电视?关键原因在这!》由网友『闲云清烟』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