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控的好~医:存活率不输标靶药,生活更自在!
疼痛,普遍发生在癌症患者身上,许多人一天发作好几次,时时刻刻处在癌痛阴影之中,严重者甚至怕到不敢出门、生活大小事都要仰赖家人,容易陷入忧郁和焦虑。对此,医师鼓励癌友,别被疼痛打败了!研究发现癌症疼痛若控制的好,不但可以改善生活品质,对于存活率的提升效果也不输给标靶药物!(摄影记者/江旻骏)
癌症疼痛比例高 突发性疼痛最痛苦
无论是谁,一般人生活中都会面临到「疼痛」的问题,但除了普遍发生下背痛、关节痛、头痛的情况之外,癌症病人不仅会有这些「非肿瘤性疼痛」的困扰,更有来自肿瘤相关的疼痛。这种肿瘤性疼痛会在开刀后、接受化学药物或放射线治疗的几个星期疗程里头持续发作,而且疼痛指数远胜非肿瘤性疼痛,对癌友是一大折磨,吃不好、睡不好,还需耗费体力忍耐疼痛,健康深受影响。
在众多癌症疼痛类型中,「突发性癌症疼痛」是最让癌友困扰的一种,台中荣民总医院麻醉部洪至仁部长形容这种痛「不痛的时候,生活在恐惧中;痛的时候,生活在难过里,这种人生真的不叫做『人生』!」
一顿饭没吃完就发作!突发性癌痛来得猛又急
「突发性癌症疼痛」约占所有癌症疼痛的64.8%,其可怕之处在于疼痛感来得急又快,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达到7分以上的疼痛指数(妇女分娩的疼痛指数为满分10分),而且,每次疼痛约持续10至30分钟。
虽然突发性癌症疼痛是比较短暂型的疼痛,每次发作时间不长,但因疼痛指数高、每天可发作数次,加上发作时间无法预期,患者无法事先做好准备,时时处于担心发作的状态,饭不能好好吃、觉不能安心睡,长期导致生活秩序和品质大乱,在临床被归类为「非常严重」的疼痛类型,易在癌友心里留下阴影。
癌症止痛做的好!癌友存活率不输标靶药!
不过,癌症疼痛也并非无法控制!洪至仁医师表示,吗啡类是控制癌症疼痛的第一线药物,也是必要的药物,但许多病友担心用了会上瘾或其他副作用,宁可白白浪费体力和牺牲生活品质去忍痛。殊不知,近年研究已发现,癌症病人止痛做的好,生活品质好一点,提升存活率的效果不输标靶药,甚至比「积极治疗」的效果更好。
癌症疼痛控的好~医存活率不输标靶药,生活更自在!
洪至仁医师表示,近年研究已发现,癌症病人止痛做的好,生活品质好一点,提升存活率的效果不输标靶药,甚至比「积极治疗」的效果更好。(摄影/江旻骏)
吗啡类药物会成瘾?破解常见的药物迷思
洪至仁医师表示,吗啡类药物是一种相当安全的药物,大多数人担心的成瘾性问题,其实国内外研究都发现比例不超过1%,而且即使成瘾,现在也可以透过戒瘾治疗获得控制。,吗啡类药物也不像消炎止痛药可能有伤肝肾或造成胃肠道溃疡、穿孔的副作用,其副作用顶多就是肠胃蠕动变慢和便秘,这时候病人只要多喝水、多吃纤维质、多走路、多运动、维持好的排便习惯就能改善。
比较可能出现的反而是在使用初期,可能因吗啡类药物剂量调整太多、太快,让癌友短暂出现恶心、呕吐或头晕的现象,但这也不是很严重,通常只要适度服用晕车药就能控制和缓解。
新剂型药物止痛速度快 战胜突发性癌痛免住院
以往的吗啡类药物多是点滴型,需要从静脉或皮下注射,借由血液循环将有效成分送到大脑,再由大脑进行疼痛控制,止痛效果虽然快,但通常只局限于住院病人。癌痛病友为了打点滴而反复住院,生活几乎和医院绑在一起,失去了自由,生活品质也跟着受影响。
幸好,洪至仁医师表示,目前国内有进口一种可经口腔吸收的Fentanyl(吩坦尼、一种强力的类鸦片止痛药成分)止痛药,有效成分属于脂溶性,可以穿透口腔黏膜,很快地被吸收进血液,再借由血液循环被送往大脑,让大脑发动压制疼痛信号的指令,使疼痛在10至15分钟就获得良好的控制。用户不必常常跑医院,自己在家或工作中也能使用,有助生活正常化,提升生活品质,保持更好的体力对抗癌细胞。
医师表示,拜药物技术进步之赐,吗啡类止痛药已成为值得使用的安全性药物,癌症病友只要负责和医师讲清楚,包括疼痛的状况、疼痛强度、需求在哪里等,在现行健保制度下,癌症疼痛都是可以好好被控制的。,呼吁癌友们正视癌痛的问题,积极寻求专业的协助。
该文章《癌症疼痛控的好~医存活率不输标靶药,生活更自在!》由网友『爱是一种信仰』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