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大锅饭正流行~营养师公开私房菜单,营养一次补足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根据2016年最新外食人口调查显示,国人平日早餐外食比例64.8%,超过1100万人;午餐外食更达79%、超过1370万人,十分惊人!营养师提醒,三餐老是在外的现代人,若未谨慎挑选入口的食物,不仅有摄取过多热量、油脂,造成肥胖的疑虑,对于身体健康更是一大伤害。

外食族注意~不谨慎「挑」食,恐藏这4健康问题

外食族容易出现哪一些健康危机呢?台湾癌症基金会营养师郑欣宜表示,坊间多数的餐馆、小吃店,为了提升料理卖相,让食物尝起来更加美味,多会添加较多的调味料、烹饪油。如果民众未加以留意、筛选吃下肚的食物,长期下来,恐将导致下列4大健康问题找上门

问题1/钠摄取过量外食普遍口味偏重,就以常见的韩式、热炒、火锅吃到饱来说,往往一餐吃下来,钠含量就超过一天摄取量2400毫克的限制,十分惊人!若长时间如此,恐造成肾脏负担,增加心血管、肝炎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问题2/油脂摄取过量为了让食物更加美味,许多店家多会于料理过程中添加更多的油脂,或是采取高温油炸的方式来处理食物。一旦民众将这类料理吃下肚,不但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摄取过多热量、油脂,提升肥胖风险;更重要的是,食物经过高温油炸后会产生质变,导致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导致体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风险跟着大幅提升。

懒人大锅饭正流行~营养师公开私房菜单,营养一次补足

谨记「蔬果579」,小孩每日5份、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的原则。积极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取,就是拒绝「隐形饥饿」上身,巩固自身健康的自我保健基础!

问题3/膳食纤维摄取不足国人每日膳食纤维建议摄取量为25~35公克,但根据统计,有高达9成以上的国人膳食纤维摄取严重不足。尤其是三餐老是在外的上班族,在工作忙碌、营养失衡、三餐时间不固定,以及饮食西化,常以速食炸鸡、汉堡当作一餐,摄取都是高GI精致淀粉食物,在蔬果量不足、膳食纤维摄取量不够的情况下,便容易导致便秘、肠道老化的发生,增加大肠癌罹患风险。

问题4/肥胖长期外食,容易因为上述因素使民众在不知不觉中摄取过多的蛋白质、油脂、热量,而在无形中累积了大量的体脂肪,导致肥胖缠身。再加上,现代上班族经常久坐、工时长、活动量不足的生活型态,更容易导致腰围变粗、内脏脂肪过多的情形发生,使恼人的代谢症候群找上门,其严重性不容小觑!

杜绝「瘾性饥饿」 莫忘蔬果579原则!

除了上述4大健康问题外,郑欣宜营养师也提醒,若民众长期外食又未正确择食,充分摄取人体必须的6大类营养素,尤其是营养密度高,富含植化素、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蔬果食用不足的情况下,便容易使人体面临摄取到热量,却无法有效维持生理机能正常运作的窘境,进而导致「瘾性饥饿」问题找上门,使免疫力下降、常感疲劳、倦怠等不适症状接连报到。

,建议外食族除了要慎选吃下肚的食物,少碰油炸、重口味的料理外;更要谨记「蔬果579」,小孩每日5份、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的原则。积极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取,就是拒绝「隐形饥饿」上身,巩固自身健康的自我保健基础。,若能力可及,选择自行开伙料理,以确保吃下肚的每一口都安心、健康,了解自身营养补充是否均衡。

上班族照过来!动手做营养料理不难,营养师推「百菇嫩鸡大锅饭」

虽然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开伙的好处,偏偏对于忙碌的现代上班族来说,常受限于加班太晚,回家没时间、体力料理;甚至租屋处可能没有厨房等因素,想要自行烹调料理难度颇高。郑欣宜营养师特别设计1款,制作步骤简单,兼顾营养美味的「百菇嫩鸡大锅饭」料理,提供给民众做为日常料理参考

★百菇嫩鸡大锅饭

份量约3~4人份。

材料鸡腿肉1块、香菇3朵、大番茄1颗、美白菇50公克、洋葱40公克、玉米笋40公克。盐巴、黑胡椒、酱油适量、白米半杯、红藜半杯、水1.5杯。

做法

1.将鸡腿肉切小块、加入适量酱油腌制。

2.所有蔬菜切丁状备用。

3.红藜米泡水备用。

4.将红藜米放入电锅中,加入水1.5杯及适当的盐巴、黑胡椒调味。

5.将所有食材平铺于红藜米上方,放置电锅烹煮。

营养好处

1.膳食纤维含有多种菇类、蔬菜及高纤谷物红藜饭,可以摄取足量的膳食纤维,补充日常蔬果不足的部分。

2.植化素此道百菇嫩鸡大锅饭含有不同颜色的蔬菜,可以摄取不同种类的植化素。

3.优质蛋白质鸡肉属于优质蛋白质的一种,若大火烹煮或烧烤,容易导致蛋白质变性,影响其营养价值。而使用电锅料理不仅方便,又不会有过高的发烟点,进而影响到食材本身的营养素。

  该文章《懒人大锅饭正流行~营养师公开私房菜单,营养一次补足》由网友『人潮拥挤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