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无添加」恐更危险?!不再买错、吃错有诀窍
重视食品安全的人,都会重视看产品包装的标示,,看到超市贩售的味噌、酱油等调味料包装标注「无添加」或「不使用」等字眼时,提醒,仍然要注意「无添加」可能是「假象」。因为,「无添加食品」实在太多了,多到让我们觉得食品上标示「无添加食品」是理所,没有标示的反而很可疑,或是担心食用不安全。
一般人会认为「无添加」三个字就代表着「健康」,,市面普遍常见的「无添加食品」,真的就是安全、可信任的保证吗?尤其人好奇的是,为什么「无添加食品」也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无添加」的食品 可能使用了「替代品」
稍加思考,就会发觉这其中有许多矛盾之处。真相就是「无添加」并不等于「天然」或「无害」!日本专研食品风险的农学博士有路昌彦,在其新书《你所不知道的市售食品真相!「无添加」反而更危险!》中表示,有的「无添加」的食品,其实很有可能是使用了「替代品」,而并非真的「什么都没有加」。
更令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无添加食品」没有使用正确的添加物来协助杀菌,恐导致细菌容易孳长,所以不但不是「无害」,反而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食品「无添加」恐更危险?!不再买错、吃错有诀窍
食品添加物有做为防腐剂的「己二烯酸」。
食品添加物 肩负着4项功用
「无添加」的「添加」,指的是食品添加物中的「添加」;而「无」则表示食品中「没有」那些食品添加物。也就是说,「无添加食品」就是没有使用食品添加物的食品。具体说来,食品添加物有做为防腐剂的「己二烯酸」,或做为着色剂的「食用黄色4号」等,在看到这些化学名称或数字时,的确,一般人都会有「人工」、「不健康」的感觉,但其实食品添加物是于法有据的,在台湾则由卫生福利部的食品卫生管理法所规范。
不仅如此,食品卫生法中,对于食品添加物的定义是「基于食品加工或保存之目的,于食品制造过程中,以加入或接触等方式所使用之物质」,所以这并不是想要陷害某个人就可以偷偷或随意使用的东西。那么,现在一起来了解,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食品制造商要使用这些东西?或者,其实食品添加物根本就没有不好呢?
要使用食品添加物的原因就是因为真的有使用的必要!具体而言,食品添加物肩负着「维持食品品质」、「提升食品外观及风味」、「食品制造过程中一定使用」、「补充或提升营养价值」4项功用,如果不具备其中任何一项功用,那么,则不会被认可为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物的使用标准 有严格的规定
举例来说,食品添加物有做为防腐剂的「己二烯酸」,或做为着色剂的「食用黄色4号」等。「己二烯酸」可抑制食物中微生物孳生所导致的腐败或变质,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食用黄色4号」则是能让食物的颜色更好看。
看到红色、绿色、黄色、紫色、蓝色等各式各样的彩色糖果,孩子们既开心又很想吃,而这些颜色大多是来自着色剂。
,谈到着色剂,我们常有「让食物颜色好看这件事,是有必要吗?」的疑问,而这的确值得探讨。着色剂经常使用在软糖、糖果等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上,看到红色、绿色、黄色、紫色、蓝色等各式各样的彩色糖果,孩子们既开心又很想吃,而这些颜色大多是来自着色剂。
事实上,食品卫生法中对于食品添加物的使用标准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业者要使用「己二烯酸」,就必须遵照「为防止食品腐败,制作火腿时可添加多少量、不得添加超过多少量」的规定。换个角度来讲,鱼、虾、贝类并不在可添加的规范名单中,,寿司店若将「己二烯酸」使用在鱼、虾、贝类,就是违反使用标准。
专家吁业者应该严格遵守食品添加物规范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颜宗海表示,坊间有些食品业者相当重视制作过程,也声明产品「内含物无添加」任何防腐剂。而本书作者有路昌彦博士却提出「无添加物的加工食品反而更危险」的观点,虽然乍看之下令人吃惊,但其实他所要强调的重点是厂商可能会直接选择「不标示」添加物,或是「违法使用」其他未被核准的化合物。
食品添加物有其存在的必要,食品业者一定要有良心,确定自己敢吃自家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敢给自己的孩子吃,而不能只卖给消费者。,业者也必须严格遵守「食药署」所订立的食品添加物规范,绝对不可以过量添加,也不可以添加未被核准的化合物,更不可以擅自使用工业等级的添加物来代替。
该文章《食品「无添加」恐更危险?!不再买错、吃错有诀窍》由网友『病入膏肓』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