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草是一种什么植物 紫花苜蓿草可以人工种植吗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紫花苜蓿又叫做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属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在所有常见牧草作物当中,是具有最高营养价值的一种。那么它到底有什么价值作用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紫花苜蓿草的作用
(一)紫花苜蓿草的主要价值
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其主要作用如下
1. 类黄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胆固醇在动脉上的沉积,且避免血液凝结成块,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的机率。类黄酮素也可以阻断某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抑制引起发炎的酵素活动,还可以抑制微血管增生。
2. 酚型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视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可防止血液凝结成板块,使血液在血管畅通无阻,而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3. 类胡萝卜素可保护眼睛,预防眼神经的退化性疾病。在人体中,可使细胞成熟分化,在疾病的预防上,已证实对防止癌症再发及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功效。临床上已开始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在癌症的病人身上,进行附加的预防性化疗。
(二)紫花苜蓿的作用
紫花苜蓿草中的主要成分可以消化粗纤维有祛痘、平粉刺的作用紫花苜蓿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其它植物所不特有的可消化纤维素,分解皮肤内过多的油脂,清除粉刺、痤疮、以及由体内毒素累积、内分泌失调、各种炎症引起的痘痘,均可得到改善。排出体内毒素,焕发青春光现代医学证实,当机体处在疲劳、饮食不当、睡眠质量差、情绪波动大、工作压力大、用药不当等状态时,都可以造成毒素排出受阻。使皮肤粗糙,产生皱纹、痤疮、雀斑、青春痘等一系列自身中毒表现,破坏了美丽健康的肌肤和红润秀美的容颜所以有些人用祛痘祛粉刺的产品涂了又涂还是不见其效,其原因是治标必须治本,由内而外深入调节,美丽才能持久。营养排毒更重简单的排毒美容会把体内的其它营养元素也一起排走,导致一部分人排完毒后身体是清了,营养不良也随之而到了,所以我们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选择天然的紫花苜蓿提取物,选择有利于人体可消化的精纤维为主。紫花苜蓿中的可消化纤维还可以增加人体饱腹感,消耗体内多余脂肪?紫花苜蓿中含有一种称为(植物皂素)的活性成分。植物皂素对胆固醇有极大的新合力。可以作油脂乳化剂,它与胆固醇会结合成一种不可溶的复合物,使身体无法吸收,从而预防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三)苜蓿草的作用
排水利尿
许多人使用苜蓿的头号理由是促进体内滞留水分的排除。由于苜蓿具有排水利尿的功能,对于女性生理期水肿、痛风患者的尿酸排除,具有良好的效果。原因是苜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例如钙、镁、钾、铁、锌。其中的“钾”可协助人体排除过多“钠”的蓄积,而达到排水利尿的功能。再加上碱性矿物质可中和尿酸,进而排除体内过多的尿酸,而避免痛风的发生
降胆固醇
,苜蓿中含有一种称为“植物皂素”的活性成分。在肠道中植物皂素对胆固醇有极大的亲合力,可以做油脂乳化剂,它与胆固醇会结合成一种不可溶的复合物,使身体无法吸收,与粪便一起排出。如此一来,可降低源自于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取量,间接降低血液和组织中的胆固醇含量
酸碱平衡
苜蓿含丰富矿物质,是极佳的碱性食品来源,对于平时常吃大鱼大肉、交际应酬饮酒的人们,可以帮助平衡身体中的酸碱性、避免血液的酸化。我们常常听人提起血液偏酸性,人就容易累。为什么呢?原来,偏酸性的血液,容易破坏正常的红血球,使得原本用来携带养分、废物与氧气、二氧化碳的红血球减少了。细胞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与氧气,新陈代谢率自然就下降了,结果就容易疲劳。再加上细胞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与二氧化碳排泄不顺,堆积之后又伤害细胞,造成恶性循环
二、紫花苜蓿草的种植
(一)紫花苜蓿的特性
株高1米左右,株形半直立,轴根型,扎根很深。单株分枝多,茎细而密,叶片小而厚,叶色浓绿,花深紫色,花序紧凑;荚果暗褐色,螺旋形,2-3圈;种子肾形,黄色,千粒重1.8克左右。抗旱性强,抗寒性中等,开花比关中苜蓿约晚7-I0天,比新疆大叶苜蓿早10天左右。陇东苜蓿产草量高,尤其是第一茬草产量高,一般头茬草占总产量的55%、二茬占31%、三茬占14%左右。一般旱地鲜草产量2000-4000公斤/亩,水浇地每亩可达5000公斤以上。由于含水分少,干草产量高,草地持久性强,长寿。缺点是收割后再生速度较慢。陇东苜蓿是旱作条件下的高产品种,只宜在降水量适中的旱作地区推广。
(二)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第一、耕作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倍,钾多3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二氨4~6千克。
第二、播种
1.种子。播种前要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I级种子;用草地播种Ⅰ、Ⅱ、Ⅲ级种子均可。
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11。
3.播种量每亩播种子6.5~8公斤,用草地每公顷11.25~15千克,干旱地、山坡地或高寒地区,播种量提高20~50%。
4.播种期。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春播。春季土地解冻后,与春播作物播种,春播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种子田宜春播。夏播。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秋播。在中国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5.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较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1~2.5厘米。
6.播种方法。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播种方式有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覆盖播种)三种。可据据具体情况选用。种子田要单播,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穴距50×70厘米或50×50厘米或50×60厘米,每穴留苗1~2株。收草地可条播也可撒播,可单播也可混播或保护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撒播时要先浅耕后撒种,再耙耱。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可同行条播,也可间行条播,保护播种的,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物,后撒播苜蓿种子,再耙耱。灌区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保护播种,保护作物有麦类,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麦、草高粱、草谷子等,但要尽可能早的收获保护作物。在干旱地区进行保护播种时,不仅当年苜蓿产量不高,甚至影响到第二年的收获量,最好实行春季单播。混播,紫花苜蓿生长快,分蘖多,枝叶盛,产量高,再生性强,刈割次数多,混播中其他牧草难于相配合,故以单播为宜。但若要提高牧草营养价值、适口性和越冬率,也可采用混播。适宜混播的牧草有鸡脚草、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鹅冠草、无芒雀麦等。混播比例,苜蓿占40%~50%为宜。
第三、种植管理
1.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
2.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1~2次。
3.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
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秋季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30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7.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8.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 新枝绿。
紫花苜蓿草(文健康无忧网)
(三)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1、整地
整地要求深耕、耙细、耱平、播种层紧密,掌握好适耕期,一般黏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砂壤土在20%~30%时为最佳适耕期,生产中常把10~20厘米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团土团落地立即散碎,这时作为合适的整地时刻。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或普通磷肥50千克。
2、播种
2.1 种子质量。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率要求在80%以上。播前对种子进行清选和出芽率测定。
2.2 土壤状况。土壤墒情不好时,播前对土壤进行一次镇压。 2.3 播种期。苜蓿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早播扎根深、抗旱,第二年返青早;晚播扎根浅,不利越冬。一般以春播(四月中旬)、秋播(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为佳,夏季应雨后抢墒播种。
2.4 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混播、间播几种方法,一般条播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
2.5 播种量与播种深度。紫花苜蓿撒播时,每亩1千克籽种,条播每亩0.75千克。最好与根瘤菌拌种后播种,苜蓿播种覆土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播后应轻耙或轻耱1遍。
3、田间管理
3.1 除草。对播种当年的苜蓿,苗期要及时除草1~2次。
3.2 耙地。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苜蓿开始萌生之前进行耙地,既可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返青,又可以消灭早期萌芽的杂草。每次刈割之后,由于地面裸露,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应进行耙地保墒,也可以结合耙地进行追肥。对老龄苜蓿进行深耙,切
裂根颈,促进其更新。
3.3 灌溉。各槎苜蓿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根据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灵活掌握。在临近刈割时不宜灌溉,刈割后再生草还不到10厘米时不宜灌溉。
3.4 病虫害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其抗病力;在农药防治上,对于刺吸式口器的蚜虫选用内吸性触杀性杀虫剂,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选用胃毒剂,最好采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其他高效低毒农药,用法用量参照说明书。
4、收割
4.1 适期收割。,以初花期刈割为最佳时期,这时产量高,草质也好。每年可收割2~3次。
4.2 留槎高度。在利用的第一年,留槎高度以3~5厘米为好;成年苜蓿留槎高度在3厘米左右。
4.3 采种。收取种子以生长第三、第四年的苜蓿较好,一年之中以头槎籽产量最高。
如果以上关于紫花苜蓿草的作用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