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假症候群OUT!5指标轻松测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6天的年假结束,工作时常发呆、老是在回想过年难得的好天气和出游画面吗?医师表示,这几天已有不少上班族出现「收假症候群」,提醒若沮丧、烦躁、疲劳等情绪持续2周以上,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协助,找回原有的生活步调,以防工作、人际和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6天年假结束,许多上班族适应不良,罹患收假症候群,出现沮丧、疲劳、失眠等症状。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成瘾防治科主治医师洪敬伦表示,收假症候群是「生理节律」和「社会节律」转换困难的结果,精神医学上虽没有「收假症候群」的诊断,但每逢长假结束,确实有不少人适应不良。包括作息规律度较低、缺乏长期的生活目标与意义、压力调适能力较差、习惯以高感官刺激,以及放纵的方式填充假期者,都可能是收假症候群的高危险族群。

收假症候群量表 自我简单检测

洪敬伦医师仿照精神疾病诊断准则的架构,设计以下量表供民众自我检测,若符合5项症状中的其中3项,持续时间超过2周,自己感到十分苦恼,或对个人工作、人际、社会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就可能罹患「收假症候群」。

□ 在假期结束后,感到强烈的失落、沮丧与焦虑。

□ 不断回想假期时光的美好画面。

□ 无法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与倦怠感。

□ 因为假期时生活节律的大幅改变,导致收假后转换困难,产生失眠,疲劳等症状。

□ 不断质疑自己目前生活与工作的意义,甚至打算大幅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收假症候群OUT!5指标轻松测

摆脱休假症候群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在长假前预作准备,假期中保持平日例行活动、不过度放纵。

收假症候群上身 自我调适从小处着手

若发现自己有收假症候群的倾向,建议尽快做好自我调适,方法包括哀悼逝去的假期时光;细心观察并体验当下时刻;从小处着手,慢慢找回生活节奏;规律的作息与活动等,有助于稳定身心节律的规则性,回归生活的常态。

不过,预防胜于治疗,洪敬伦医师表示,摆脱休假症候群的最好方法还是在长假前预作准备,在假期中保持几项平日例行活动,例如晨间运动、睡前阅读;避免过度「放纵」;不要把假期行程塞满,增加无谓的压力;收假前2天空出时间整理心情,规划工作。

再过几天就是学生的开学日,想让孩子开学后专心投入课业,爸爸妈妈们趁现在就该展开收心操啰!

★《必学》3招年后收心操!


  该文章《收假症候群OUT!5指标轻松测》由网友『诲人不倦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