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先降温!别错过救命黄金3小时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救命的黄金3小时

根据全世界各国的文献报导统计数据,中暑发烧超过40℃神智昏迷后,在3小时之内,如果没能将病人体温降到38.5℃以下,死亡率就很高。

降温,是中暑治疗很重要的第一步

然我们的体温约为37℃,可是皮肤的温度比核心的温度,又会稍微低一点,是因为皮肤表面跟外界有在换气接触。人体的核心温度,通常是指肛温,一般常听到的正常的体温是37℃,指的是体内核心温度;如果用体温计量耳温的话,可能只有36℃至36.5℃。

,当周围的气温比体温低时,等于说、周围的环境比我们体温凉一点,这个时候传导、对流、辐射,在散热上都有一定比例的效果。而蒸发流汗,占身体散热的比例只有26%并不高,当周围的温度比体温高时,身体的热很难再传到空气中,辐射也不可能,因为周围的环境已经比我们热了,反而环境的热会被我们吸收。

空气热时,对流也不会散热、传导也更不可能。所以这个时候最主要就是靠流汗蒸发。像夏天,如果现在外面温度是37℃时,人体主要靠流汗蒸发来散热,万一水喝得不够、又不流汗,就很容易中暑了。

中暑先降温!别错过救命黄金3小时

脱衣、喷水、开电扇

我们曾收治一位病人,四十几岁的男性,平常有癫痫病史,那年夏天8月,在户外癫痫发作昏倒,没有马上被发现,在大太阳下晒了一阵子。等到被发现时,已经发高烧神智不清,送到急诊室的时候,耳温39.7℃,换算成肛温为40.7℃。我们立即把病人送到中暑降温中心,脱衣、喷水、开电扇吹,约过了半小时,病人温度降至38.5℃,人也变得比较清醒了。

靠蒸发降温,等于靠自己流汗

夏天要靠自己流汗散热,便要多喝水,且本身的心肺功能要好,血液循环要好!

在治疗方面也运用到这部分,当中暑病人体温很高的时候,因为蒸发散热的效果最好,我们会把他身上衣服通通脱掉,只剩内衣裤,然后不停的喷水雾;是把水如雾气般的喷在病人身上,而不是泼他一身湿透,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因为中暑的人不会流汗,排热的体温控制中枢已经失效失灵,救人就须喷水,将自来水装在一般喷雾型浇花器、调整喷口使其喷出雾状水珠,朝病人身体喷,让身上布满如雾气般的小小水珠;等体表湿润后用电扇吹,制造像流汗一样的效果,吹风后小小的水珠会蒸发,就会把体热带走。

对着病人吹电扇时

●若是环境温度约32℃-33℃,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可将电风扇吹向人体,加速带走人体热量。

●若是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超过36℃时电风扇必须避开热源,以免又把热风吹向病人。

不建议用泡冰水降温

降温有两种

一种是常用的喷水加电扇吹,另一种是泡冰水。

泡冰水适合在运动场旁边做以防万一的准备,当有运动员被怀疑患热衰竭合并高体温时,运动场旁边如果有一个冰水池(类似吹气的小泳池),赶紧把中暑的人放进去泡在冰水里面,虽然散热效果很好,但有个缺点,太冰的时候病人会发抖,发抖反而不利散热。所以如果泡在冰水里,又发抖的时候,必须有人要赶紧帮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通常需要好几个人在旁边不断帮他按摩,并不方便。

泡在冰水里的病人需要急救时,在水池里打点滴或插管都不方便。如果病人已经呈现中暑状态,可能会昏迷,可能会大小便失禁,把病人泡到冰水里面,变成泡在大小便里面。泡冰水对需要急救的中暑病人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个降温理想的方法。

去年夏天,有位病人有肝硬化及高血压等慢性病、血液循环不好,虽然已六十多岁,仍必须在工地做工养家。虽然夏天夜晚比较不热,病人家里没冷气,不通风的屋里只有一台老旧的电扇,吹出来的还是热风,家里还是很闷热。

七月初一连好几天,台北温度在36℃上下,某天一早八点不到,他骑着摩托车准备要去上工,结果头晕到受不了,就自己骑车直接到急诊室。到急诊室时,肛温已达40.5℃,人显得躁动神智不清。医护同仁赶紧脱去他身上的衣物,先喷水、开电扇吹,约一个小时左右,病人肛温逐渐从40℃降到38℃,神智也逐渐恢复清醒。

这位病人的中暑主要因家里环境太过闷热、通风不好、再加上年纪大有慢性病,血液循环差,皮肤流汗散热功能差,连续几天都曝晒在高温下工作,可能本来前两天已有热衰竭现象,没得到适度的休息,一直不断累积,就很容易造成中暑了。

一旦发生了中暑,无论是自己产热或是环境太热,病人核心体温通常都会超过40℃,若不立即降温,紧接着会有神智错乱甚至昏迷。还好这个案的病人自己警觉不对,没有再继续硬撑,赶快就医,否则中暑错过「救命的黄金3小时」,真的会出人命的。

本文出自大块文化《32℃警戒,小心热伤害、中暑》


  该文章《中暑先降温!别错过救命黄金3小时》由网友『你的温柔不属于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