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小时做第一道菜,父亲却说:以后不要再做了...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之前说过,人是活在自己所定义的世界—这句话也可以换成「人是不断地在创造世界」。
阿德勒曾经提过某人的一份早期回忆(《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市场,结果那天突然下雨了。当时母亲手上本来抱的是我,后来看了弟弟一眼,就把我放下改抱起弟弟。」
就像前面提过的,当人提起过去的某段回忆,是他选出了与现在的生活型态一致的这份回忆,而不是过去的经验决定了他现在的生活型态。
从这份早期回忆可以看出,这个人正处在「认为别人比自己更被爱」的认知之中。就像最初明明是自己被抱着,后来却被抛下一样,只要一有竞争对手出现,就认为自己不会被爱,即使现在看似被爱或被人喜欢,也无法轻易地相信对方,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证明自己的爱情或友情难以顺遂的征兆。一旦发现那样的征兆,就会认为对方嘴巴上说喜欢自己,结果还不是和别人一样。
从对方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好意屡屡被怀疑,心里一定也不会好受,结果不是造成争吵,就是心怀不满地失望离去、或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更会强化这个人认为自己「一定会被讨厌、被抛弃,人人都是我的敌人」这样的认知。
如果一开始就对这个人印象不佳,和对方往来时也抱着厌恶的心情,彼此的关系就只会一直维持在恶劣的状况。早上一起床,脑子里就会无意识地开始想着「真讨厌,今天又要和那个人碰面」,明明什么都还没发生,就已经觉得厌恶了。一旦有这样的想法,事情就会往糟糕的方向发展,就算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也会觉得这次只是例外,下次还是避不掉。
想要化解这样的状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过去的一切抛诸脑后,试着将眼前这个人当成生平第一次见面。这很难做到,但如果想改变现状,就要努力将对方当成此时此刻才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这样过去的种种就不会再影响自己。
一位心理咨商师曾对某个每次来都拚命抱怨婆婆的病人说「记得,今天妳只能说这个星期发生的事,在这之前的事情都要当作不存在哦!」病人听到时,猛然愣住了说不出话来。当咨商师给予病人这样的思考角度,她的问题才真正往解决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如果不只是一星期,连昨天的事都能当成不存在,情况就会变成|没错,这个人很讨厌,但今天他不一定会说出或做出同样讨厌的事,就当作今天才第一次见面吧!这么一来,或许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全新的看法。当我们可以抛弃过去,我们与那个人相处的时空才不会凝滞在最糟的地方,而会重新开始流动。今天的这段时间,也不再是昨天的重复及延长。
如果能将此时此刻当成全新的开始,就会产生许多新的发现;如果做不到,就一定会被过去所纠缠。
我的母亲很年轻就不在了,在她过世之前,我和父亲都没有做过菜。后来经过尝试,我发现做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当时还在读硕士班的我,就每天回家做好晚饭等父亲回家,还买了好几本料理书热心地钻研。
某天,我心血来潮挑战了咖喱料理,还不是用咖喱块,而是用平底锅炒咖喱粉这样的本格咖喱。我一边注意不要烧焦、一边细火慢熬,总共花了三个小时。父亲回来后,我看着他吃了一口咖喱,紧张地等待他的评语。父亲只说了一句话。
「以后不要再做了。」
这句话完全粉碎了我做料理的勇气。事实上,在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丧失了做饭的兴趣。
十几年之后的某日,我突然想到,父亲那天的话或许并不是要打击我的勇气。因为我当时还在念硕士,而且之前母亲因脑中风住院好一阵子,还过世了,我几乎有半年没去学校。父亲当时说「以后不要再做了」,应该不是指「以后不要再做这么难吃的料理」,而是「你还是学生,读书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再花时间做这么费工的料理了」。
我和父亲从小就很少说话,我总是害怕他会批评我的一举一动,当他说「以后不要再做了」,我第一时间就觉得自己被批评了。,当我后来重新解释父亲当时的话语,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父亲的距离拉近了。其实我并不知道父亲当时是不是那个意思,连他自己或许都忘了这件事吧!但对我来说,就算那不是事实也没关系,因为我重新创造出来的这个能让我与父亲距离变近的世界,对我来说才有意义。

  该文章《花3小时做第一道菜,父亲却说以后不要再做了...》由网友『解脱つ』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