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真的安全吗?
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真的安全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管理局(FDA)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治疗儿童矮小的唯一有效的药品只有生长激素。当然,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受到开始治疗的年龄、基础身高、骨龄、营养、遗传等因素影响。如果骨骼已经闭合,将不能应用生长激素治疗。
激素也称“荷尔蒙”,随着大众对医学健康知识认识的加深和提高,对“激素”的副作用认识也非常深刻。“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会显现,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影响会更大。比如高血压、身材矮小、肥胖、免疫力下降、股骨头坏死等等,大有到了谈“激素”色变的境地,这是好现象。
但是这里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上面提到的“激素”全称是“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仅仅是身体内激素的一部分。糖皮质激素在身体内不可或缺,但也不能太多,是一个自我调控的过程。大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除非一些特定的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那么,什么是生长激素呢?是否真的安全呢?
生长激素,它和身体内的胰岛素、甲状腺素等一样,属于蛋白类物质,与老百姓眼中的“糖皮质激素”有本质的不同。
人生长激素是头颅内脑组织中额腺垂体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它的分泌受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素(GHRH)的调节,还受性别、年龄和昼夜节律的影响,睡眠状态下分泌明显增加。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
从1958年人垂体生长激素应用开始,
到今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
生长激素共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
第一代生长激素(20世纪50~70年代):临床上最早应用的生长激素是从人脑垂体中提取的,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用于临床治疗。由于生长激素的产量很少,接受治疗的人不多,即使治疗也常因药源稀少、剂量不足或疗程短暂等原因,导致最终身高达不到正常水平。在1985年,有4例使用该生长激素的患者发生了严重脑病,因此该制剂被欧美等主管当局命令停止使用。
第二代生长激素(20世纪80年代早期):用大肠杆菌包涵体技术合成的生长激素,含有192个氨基酸,比人垂体生长激素多了一个氨基酸,抗体产生率高达64%,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被淘汰。
第三代生长激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大肠杆菌基因表达技术基础上,应用物理化学方法将192个氨基酸N端的蛋氨酸切除。
第四代生长激素(20世纪80年代末期):哺乳动物细胞重组技术合成的含有191个氨基酸的生长激素,比第二、第三代生长激素更接近天然。但该技术可能引入一种病毒,该病毒仅存在哺乳动物体内,也就是疯牛病的病原体,同时由于该项技术成本高,收率低,目前仅被少数生产厂家使用。
第五代生长激素(20世纪90年代):用大肠杆菌分泌型基因表达技术合成的生长激素,产物直接分泌于菌体之外。其氨基酸含量、序列和蛋白质结构与人垂体生长激素完全一致,生物活性、效价、纯度和吸收率极高,在最大限度降低治疗成本的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该技术目前被国际上大多数领先的生产厂家所采用。
周福军副主任医师:在2005年以前,国内生长激素的剂型均为冻干粉针剂,使用时加入注射用水溶解,在每天临睡前30分钟至60分钟皮下注射。由于许多孩子害怕打针,因而患儿的依从性比较差。目前,我国已有国产生长激素水针剂,该剂型的出现消除了溶解药物给家长带来的不便和担心,配合注射笔使用使患儿的注射剂量更为准确,疗效更有保障。同时,我国还研制出了一周给药一次的长效生长激素,将一周七次的注射给药变成一周一次,可显著减少患儿打针的痛苦。家长和孩子再也不会为每天打针而发愁,因而必将大大拓宽生长激素的应用范围。
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真的安全吗?如果严格按照说明和适应症来用药,生长激素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药物,生长激素治疗总体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3%。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