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如何用效果更好
胰岛素的出现,给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因其控制血糖能力强,毒副作用少而受到医患的广泛欢迎。但若使用不当,胰岛素的疗效将大打折扣。所以说,胰岛素用得好才能疗效高。
用药剂量应从小到大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希望在用药后,能尽快取得疗效,于是,不由自主地增加剂量,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每个人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反应都不同。因此,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逐步调整胰岛素用量,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发生其它疾病时需增量
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发生严重、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大手术、、、酮症等情况时,必须增加剂量,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最好的疗效。
药物联用,需调整剂量
某些药物与胰岛素联用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素的血药浓度降低或升高,影响其疗效。如胰岛素与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口服药等药物联用时,血糖水平会升高,这时,应增加胰岛素的用量。而与抗凝血药物、盐、磺胺类药物联用时,血中胰岛素水平会升高,降血糖的作用增强,这时,需要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耐药时,应调整剂量或更换胰岛素
在使用过程中,人体敏感度的降低,对胰岛素会产生耐药作用,使本来敏感的胰岛素出现不敏感的情况,甚至失效。比如当患者出现时,就常常会出现胰岛素耐药,这时需要增加胰岛素用量,必要时需要更换为敏感的胰岛素,比如将普通胰岛素换成生物胰岛素。
特殊人群特殊处理
胰岛素在不同人群中的代谢不同,其用量也不同。对于青春期前的儿童,应该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老年人也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在对老年人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应配合饮食治疗并让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而分娩后会迅速减少,这些情况都应注意。
谨防不良反应
胰岛素在发挥应有的疗效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是低血糖。用药过量或者是用药后未及时进餐都会发生,轻者会出现无力、饥饿、头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惊厥和昏迷,必须及时纠正。过敏也是胰岛素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分为局部和全身,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必须慎重。
注意烟酒的影响
研究证明,中等量以上的酒精可以增强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反应,在空腹或肝脏糖原储备减少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所以,饮酒时必须注意胰岛素的用量。吸烟可以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减少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从而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所以,吸烟的患者应该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而突然戒烟时,应该减少胰岛素用量。
注意胰岛素使用的特殊情况
在使用胰岛素时,还应该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并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求,不能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在静脉滴注含葡萄糖的液体时,应该同时滴注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