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友病情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关键
发病
中国人属病易感人群
日前,在由中华医学会学分会主办的“行动在今天,健康为明天——糖尿病关怀行动”启动仪式上,纪立农介绍,近年糖尿病患者在人群肆扩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活方式改变之后,、人群大规模增加,而这正是糖尿病发生的最主要风险因素;二是社会老龄化、人类长寿化让人更有机会患上糖尿病。
“其实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只是没达到流行病的趋势而已。”他介绍,从病因学来讲,中国人群在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上很可能属于高敏感人群,所以一旦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之前潜而未发的疾病就开始大规模出现。“单看糖尿病发生风险因素,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所以,防治糖尿病的根源应在减少驱动因素上,多运动,少吃高糖、高脂、食物都是有效措施。”纪立农表示。
干预
高危阶段只能干预生活方式
纪立农介绍,对于糖尿病的筛查,现在主要强调高危人群筛查。“因为从国家的国力和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数量来讲,是做不到全民筛查的。糖尿病筛查也不是一辈子就筛查一次,一个人属于高危人群就势必要面临反的筛查,以期发现更多的早期糖尿病病人,进行尽早治疗。”
久坐不动的肥胖人群怎样预防糖尿病?万一患上糖尿病怎样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专家指出,这些任务的重担都将一步步“落”在社区医生的头上。“实际上,目前我国社区医生在专业能力建设上普遍存在不少缺陷,以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为例,如何能比较具体、个体化的对一个人进行巨细靡遗的生活方式干预?估计很少有医生能了解并实现。”他指出,毕竟在现行医学教科书中,并没有介绍如何对社区居民开展生活方式干预。
纪立农表示,其实国家已着手补充具备了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详细生活方式干预的教材和工具,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落实推行,让社区医生一一掌握并学会如何指导。“虽然这项工作难度大,时间长,但意义非凡,因为在糖尿病的高危阶段,只能干预其生活方式,没有药物可以干预。”
治疗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是主流
不少糖友至今分不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三者的区别,纪立农介绍,血糖监测可以分成两部分人群,一部分是口服药治疗患者的血糖检测,另一部分是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监测。目前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是治疗方案中固定的一部分,也就是胰岛素治疗患者必须监测血糖;但在口服药治疗人群里面,到底是否需要血糖检测,检测频率应为多少,现在还有争议。
“我们通过对病例的回顾,认为血糖监测是指导调整治疗手段的一个措施,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这种治疗手段到底是否合适的金指标。”
纪立农表示,对于口服药治疗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成为最主要的评价血糖控制、指导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调整的手段。他介绍,糖化血红蛋白不受测量当天血糖的影响,论是餐前、餐后,还是空腹都可以抽血,所以,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把它用作检测糖尿病治疗是否合适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