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吃药会让药效损失 降糖药跟胰岛素哪个好
很多病患者都反应自己的药都没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大一部分的患者都是因为自己不合理的吃药的方法才导致药失去了药效的。下
不合理吃药让药效损失
一、拿果汁送药“孩子怕吃药,觉得苦。所以,我喜欢用果汁、牛奶给他送药,既可以抵消苦味,又能补充营养和水分,可谓一举多得。”在采访中,不少读者如是说。殊不知,果汁、牛奶、豆浆、茶水等,虽然都是液态,却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临床药理学家已确认,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卫生部药学部主任孙春华强调,服药最好用温白水,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二、犯懒躺着吃
不少人还有躺着吃药的习惯。这种姿势很可能使部分药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粘附在食道壁上,不但影响药物吸收,还会刺激食管,引起食道发炎,甚至。医生在临床中通过X光观察,发现躺着服药的人由于大多数只喝一口水送服药物,因此有60%的药物到不了胃里,而粘附在食管壁上。而一些站着服药、且用60毫升—100毫升水送服药的人,5秒钟左右药便可以到达胃中。
三、服药跟饭点
很多人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其实,但凡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饭后”了。首都医科大学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徐燕侠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是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减轻这种不适,或其中含有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4小时后。服药频率多为一天一次至一天三次,老百姓常把“一日三次”简单地等同于跟着三顿饭走。其实,一天服药几次,多长时间服一次,是药学家根据24小时内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制订出来的。徐燕侠指出,如果服药为“一日三次”,应每隔8小时服一次;若一日两次,应每隔12小时服一次。考虑到多数人的作息习惯,一日三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点,下午2—3点,晚上10点;一日两次则应该安排在早上7点和晚上7点。
四、总是不忌口
油盐酱醋糖等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也会影响药物作用。药剂科吴玉波教授介绍,补铁时,要少吃油、不吃油炸食品、糕点等。因为油脂会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对铁的吸收。服用降压药、抗药时,忌吃含盐高的食品。苦味健胃药、助消化药,和甜食“犯冲”。醋是酸性调料,最忌与碱性药物同服,如达喜等抗胃酸类药物。酱油里含有丰富的金属离子,容易和四环素等抗生素结合,形成不易被胃肠吸收的结合物。服用大多数药物时,都不要喝酒,调味料酒也一样。酒会引起血管扩张,与等降压药同用,易造成,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五、药片掰开吃
有些人觉得药片大难以下咽,就自作主张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实际上,看似相同的药片发挥药效的时间和部位大有区别。“如果药片有缓释、控释、肠溶等标示,一定要整片服用,不能掰开。”卫生部药学咨询师徐小华提醒,比如一些长效的控释药物,其有效成分会在肠胃里慢慢释放,这样会使体内药物浓度更平稳,药物作用也更持久。
是吃药好还是注射胰岛素好
不同大夫肯定有不同的体会,作为我的观点来讲,早期胰岛素分泌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这时候还是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或者以少量的药物干预为主,不需要打胰岛素。
就是说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是已经有很多年的病史了。
比如说胰岛细胞已经衰竭了,已经有问题了,必须靠外援补充来缓解你的病情,这时候还要打胰岛素。胰岛素泵更好一点儿。
其实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尤其是内分泌系统的慢性病,不仅仅影响身体,还影响到心理。有的患者在得病之后,心理状态调整的不是特别好,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比较好的例子,比如由于自己强大的心理,使糖尿病越来越好。
不管糖尿病,任何病和心理都是有关系的。糖尿病有很多伴随着抑郁症,就是这个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你能从容应对这个病,积极配合治疗,这个病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心态好了,就能让人振奋,就能调动肌体本身抗病的机能,帮助我们调节糖尿病。
医院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能够辅助心理的治疗,可能会对糖尿病治疗有比较大的帮助。
对某些人来讲确实很重要,有一些素质好的人,对他来讲不是那么迫切。如果有些心理素质不好,甚至有一些心理障碍的人,辅助心理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