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人控血糖 需慎选降糖药
中国病防治指南将老年患者定义为年龄>60岁(西方>65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前及60岁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国外报告,在65岁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IGT)者占10%~20%。 1996年国内调查显示, 6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1%,IGT患病率为12.1%。2002年全国大城市调查显示,北京6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5%。
老年人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老年糖尿病往往起病隐匿,“三多一少”症状多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老人应定期检查血糖,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及时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往往较空腹高血糖更显著。部分患者空腹血糖甚至正常,只有餐后高血糖。因此,老年人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当然,更不能忘了查糖化血红蛋白,它是反映最近2-3月血糖状况的最好指标。
老年糖尿病也需要适当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运动的耐受能力降低,因此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老年人往往有,运动时应注意防范骨、关节损伤及肌肉损伤。冬天运动时还要注意受凉。
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年轻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其防御低血糖的能力也较年轻糖尿病患者为差。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可能不及年轻人明显,容易忽视。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性往往也较年轻人为大。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需要防范低血糖。在使用有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时更需防范低血糖,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点饼干或糖果。在出现、、心慌等症状时,应立即测定血糖;如不能测血糖,可马上进食少许饼干或糖果。对于易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选择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或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如格列汀类降糖药。
老年糖友慎重选择降糖药
多属2型糖尿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使患者血糖达标时,可应用口服降糖药,但须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药物安全性
避免首选作用强且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如等),以免发生低血糖。小规模研究证实,新一代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或原有药物的改良剂型(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亦较安全,由于药物半衰期较长,可1次/日服药,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有心脏病或心脏病风险较大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而使用速效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或长效甘精胰岛素类似物,低血糖发生率低,更适合老年人。LAPTOP(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二甲双胍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研究)老年亚组研究结果显示,与重组人预混胰岛素组相比,甘精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较显著,严重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2、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
如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应首选不经肝或肾脏代谢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基于考科兰(Cochrane)等多项权威荟萃分析结果,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ADA/EASD)糖尿病治疗专家共识并未提出老年人为应用二甲双胍的禁忌人群。若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受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使用时应定期检测血乳酸水平。
3、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进行降压和调脂治疗,提倡小剂量阿司匹林抗栓,同时治疗合并的心脑血管、神经、肾脏和视网膜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