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高血糖问题严峻 控制刻不容缓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三餐哪顿都不能少。可对于糖友来说,每顿饭后骤然升高的血糖都是一个挑战。日前,在我国新诊断的2型病患者中,餐后的比例高达80%,“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就法最大限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控制餐后血糖是中国糖友必须重视的大事。”
餐后血糖控制刻不容缓
国际上几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餐后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状态对人体微血管和大血管作用时间较空腹高血糖更长,对血管内皮损害更明显。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的发生率降低1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9200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升高者占绝大多数,这和欧美患者多以空腹血糖升高形成鲜明对比。杨文英解释说,国人的特点与下列因素有关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问题,国人每顿饭中的谷物比例较高,在热量上占到60%—65%,而副食品量少,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将直接导致餐后血糖上升;,和欧美人相比,中国患者普遍较瘦,胰岛素分泌功能较差,餐后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迅速转运到细胞里去;,国人肌肉量少,平时的运动量不大,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少,餐后血糖升高就比较突出。对于糖友来说,一天中至少有12个小时都算是餐后时间,可见,控制餐后血糖是糖友“必修的功课”。
要将餐后血糖这匹“脱缰的野马”驯服,建议广大2型糖友,要改变每餐主食量大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精米精面要少吃,要粗粮细粮搭配,并适当增加副食品的比例;做饭菜时,可以用果糖、木糖醇等代替平时用的蔗糖,这些代糖产品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小。
严重的餐后高血糖问题呼唤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了胰岛素治疗的内容。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然大于7.0%,应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基础或预混胰岛素都可以作为首选。患者到底该用哪种配比的预混胰岛素,要看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若餐后血糖升高幅度更大,就该选速效成分比例较高的。
,化验单上空腹血糖正常不等于血糖没事。空腹血糖高于5.6毫摩尔/升的人一定要做糖耐量试验,也就是看看餐后血糖的水平,“如果不查餐后血糖,七八成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被漏诊。”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