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异常可结合运动干预 含蔗糖食物少吃
日常我们体检时,经常被医生告知您现在属于糖耐量异常。然而我们就不懂了,这个糖耐量异常,究竟是什么?
人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时有波动,一般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较为恒定。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多少有密切关系,血糖增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多少,随着机体的生理需要而进行自动调节,使体内葡萄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可见,人体对葡萄糖有着很强的耐受能力,称为人体正常糖耐量。临床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一定量的葡萄糖,以助检查患者的糖耐量情况,称其为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异常如何进行干预?
(一)饮食指导和运动疗法。首先要按照患者的理想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全天所需的总热量进而制定相应的膳食,总热量的50-60%应来自碳水化合物,减少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取量,鼓励多进食植物纤维;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糖耐量低减者要坚持进行有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打球、跳健身舞、爬楼梯、登山、游泳、骑自行车等。各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0~60 分钟。与病关系密切,特别是腹型肥胖更要注意减肥,争取使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达标。
(二)在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如果血糖未能达标,可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相关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等)、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等)。
(三)对于合并、的患者应该使用相应的药物,如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依贝沙坦等)降压治疗以及贝特类(如非诺贝特等)或他丁类(如辛伐他丁、普伐他丁等)药物调脂治疗等。
(四)糖耐量低减患者应每年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定期查血糖,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时调整治疗。
糖耐量异常饮食要注意什么
1、适度控制饮食
糖耐量异常人虽没必要过度限制饮食,但要掌握人食谱,按糖尿病人的饮食标准进餐。糖耐量异常人应选择无糖食品,适量吃水果。
2、要控制含蔗糖食物
糖耐量异常时如不控制或拒绝含蔗糖食物,会使餐后血糖短时间大幅升高,加重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一旦出现糖耐量异常,应立即限制或拒绝吃含蔗糖食物,并养成对含蔗糖食物不馋、不贪的好习惯,
3、一日三餐要规律
糖耐量异常的人饮食要注意均衡,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生活必须要有规律。在此基础上适当添加蔬菜和水果,然后是蛋白质含和油脂成分的食物。每餐要尽量包括主食,蔬菜,含蛋白质的肉、蛋、奶,最后是油脂,油脂一定要控量。基本上三大板块的东西都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都要有,但是具体比例都不一样,碳水化合物比例在40%~60%左右,蛋白质在20%左右,油脂类在5%~10%的样子。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比例有一定的区别。
从膳食上主要注意不过量进食,少油,多粗杂粮代替细粮。苦瓜、芦笋、山药、香菇、木耳等都非常好,有利于降低血糖。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肾功能不良者另当别论)
糖耐量异常的人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人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能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
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学会选择可以降糖的食物
选择具有调整血糖作用的食品;如苦瓜、南瓜、葫芦瓜、冬瓜、玉米须、洋葱、大蒜、山药、菠菜、芹菜等,都具有较好的调整血糖作用,又属于药食同源,如菠菜根粥(含萜类降糖成分),枸杞粥(降糖防脂;增加免疫),萝卜粥(含双链核糖核酸,有干扰素诱导剂作用)等都可作为日常保健药膳。经常食用;可以使食借药力;药借食味;发挥协同作用;调整糖耐量异常;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肾病症状有哪些
-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治疗方法
- 糖尿病早期什么症状
- 糖尿病溃烂是什么症状
- 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
- 小儿糖尿病的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 老年人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老人糖尿病症状有哪些症状
- 糖尿病的10大症状 早期糖尿病的10大征兆
-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 糖尿病初期有些什么症状 糖尿病初期有些什么症状表现
- 糖尿病早期六个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 糖尿病病发症状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病发症状有哪些症状出现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女性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哪些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 糖尿病是怎么造成的原因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