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建平:2型糖尿病研究

预防糖尿病 2017-10-10 15:00预防糖尿病www.tangniaobingw.cn

  “2型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成果建立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了2型新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研究了疗效相关分子机制,加深了对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为完善和丰富我国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作出了新的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统计,全球已有3亿多人在受糖尿病折磨。糖尿病是世界范围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糖尿病这位“杀手”,不急着“亮刀子”却总以耐心取胜长年追随,个中痛苦惟患者自身才知晓。糖尿病已被《“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列为需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特点是流行广、增长速度快、治疗难和治疗达标率低(9.7%-26.8%)。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但往往只是其他降糖药物不能控制血糖时的选择。

  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研究团队从1990年开始,先后得到了国家和省部级多项资助,逐渐形成研究特色,并提出了2型糖尿病新的治疗方案,研究了新的治疗方案中胰岛素作用的分子和遗传学机制,该治疗方案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起了积极的作用,使国内数以百万计糖尿病患者受益。

  该研究团队在发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其胰岛分泌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国内外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研究发现,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后,2年内需药物治疗的血糖达标率分别为72.6%(3个月)、67.0%(半年)、47.1%(1年)、42.3%(2年),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得到改善,且临床缓解与患者胰岛分泌改善相关。为证明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治疗方案优于其他治疗方案(如口服药)。该研究团队启动了由全国十家大学附属医院参加的关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干预研究。国内外直接比较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口服降糖药的不同效果和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并创新性地设计了精巧的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维持2周的均衡比较法,以平衡不同降糖措施的时效。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治疗方式均可使血糖在短期内得到明显的下降,强化胰岛素治疗在诱导长期血糖控制及维持胰岛功能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明确相关的机制,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

  经过20多年来的扎实的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一、建立了初诊2型糖尿病新的胰岛素治疗方案。1、明确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其胰岛分泌功能;2、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短期胰岛素治疗后可获得病情缓解,并阐明了病理生理机制;3、提出早期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新治疗方案。二、研究了新治疗方案中胰岛素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1、发现胰岛素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降糖作用;2、阐明了炎症因子调节肝脏糖脂代谢关键基因的机制;3、明确了纠正在早期使用胰岛素促进病情缓解中得重要作用,新发现3个导致家族性高三酯血症的脂蛋白基因突变位点。

  翁建平教授说,胰岛β细胞在高血糖和各种有害因素的压力下,并不是像我们以前认为的已经“死亡”,而只是“休眠”。,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完全有可能“激活”被抑制的β细胞功能。但糖尿病治疗需个体化,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需坚持饮食调整和运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强化治疗后未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或不愿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是不可能获得血糖长期缓解的。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