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医疗法控制糖尿病
眼底、下肢麻木,当出现了病的并发症时,多数人想到的是调整降糖药量等方法,中医专家王宏才建议,中医的许多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并发症 “难受” 的症状,但有近八成合并并发症的糖友没有想过试试中医。
三个月改善症状
谈到针灸,总有两种人意见不统一,一种人认为,针灸太神奇了,真了不起;另一种人则觉得,针灸没什么作用,充其量只是个安慰而已。
其实,如果亲自试试看,就会发现,针灸的作用视具体情况而定。王宏才教授指出,针对糖尿病,针灸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不如药物,但对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如糖尿病,通过2~3个月的治疗,症状就会明显改善。
在中国清代以前,古人用于治疗消渴病的穴位一共有65个,用我们现在的标准去衡量,有一部分已经失去了真正的作用,但有一些的确是经验的。如然谷、足三里、肾俞、三阴交等4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常用的穴位,病人也可以经常性地用或笔杆等物品揉按,自我按摩(见穴位配图)。
医生建议
针灸疗法对体型、病情轻中度、高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最好;体型中等、病情中度、胰岛素相对不足的2型糖尿病病人,效果;而体型消瘦、病情重度、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相对差一些。
按摩根据症状找准穴位
糖尿病人可以经常性用手指或笔杆等物品揉按特殊的穴位,时间长了,对于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下肢或麻木、皮肤痛痒、怕冷,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一般每次按摩15~30分钟,在按摩前可以在皮肤上涂上润肤露、按摩膏,如果是下肢疼痛或麻木最好抹红花油(见穴位配图)。
不同症状对应不同穴位
口渴鱼际;内庭
多尿关元;阳痿大赫、关元
下肢疼痛或麻木委中、承山、昆仑和太溪对按
眼病睛明、太冲;
失眠神门、三阴交
皮肤痛痒曲池、血海
怕冷关元、神阙
降糖常服玉米须水
“药补不如食补”,治疗糖尿病,在用药的基础上,找到降糖的中药茶饮,无疑为控制血糖找了个好帮手。
玉米须对糖尿病人是很有好处的。中医认为,玉米须入肝脾二经,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熬汤,糖尿病病人可常服之。或者直接用水煮玉米须,代茶饮,每天服用。
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每天吃醋泡花生米对病情也有好处。花生米带皮加醋浸泡5~7天,每日3次,每次4粒。
冬季来临了,还可以多食用黑大豆、黑木耳等黑色食品,对降糖也很有好处。
滋补品选前先看看“哪里虚”
面对漫天飞舞的保健品广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沉住气,滋补不慎,会致“闭门留寇”的结果。
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服用保健品,“我们曾经发现一些患者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是长期服用滋补类保健品。”王宏才教授说。
从中医角度来说,糖尿病症状不同,证型也有区别,它的病性常是“虚实夹杂”,淤血、肝郁、气虚等情况往往并存。一般糖尿病患者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虚”在哪里,如果觉得有必要进补,最好还是请医生检查一下,有针对性地补才能真正起到“补”的作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中药治疗糖尿病有一个基本处方生黄芪、丹参、赤芍、苦参。这个处方的主要功效为益气、活血、凉血。王宏才指出,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加其他中药进行治疗,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型糖尿病
- 人得糖尿病的原因 人得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 二型糖尿病会遗传吗 二型糖尿病遗传概率大吗
- 20岁就有糖尿病怎么办 20岁就有糖尿病能治好吗
- 糖尿病最怕三种鱼 糖尿病最怕三种鱼是哪三种
- 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糖尿病应该怎么预防和控制
- 怎样预防糖尿病:发现有糖尿病怎样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预防:糖尿病预防措施有哪些
- 糖尿病的病因和预防 糖尿病预兆和预防
- 如何预防糖尿病: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形成
- 预防糖尿病吃什么食物最好 预防糖尿病吃什么主食最好
- 预防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的措施有哪些
- 二型糖尿病什么人容易得 二型糖尿病什么人容易得呢
- 糖尿病人可以吃玉米吗
- 糖尿病人有肩周炎吃什么药
- 糖尿病是什么引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