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十大特产排行 阿里地区土特产有哪些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阿里地区十大特产排行,它们是日土白绒山羊、噶乌、普兰木碗、西藏、普兰彩石、酥油茶、西藏青稞酒、西藏、酥油、牦牛肉干,帮您了解阿里地区土特产有哪些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日土白绒山羊
日土白绒山羊,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日土白绒山羊又称“克什米尔”白山羊,是中国独有的珍稀绒山羊,属国家重点保护畜牧品种,具备品种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单位面积毛囊密度最大、没有饥饿痕(绒毛均整)四项世界之最,以此为原料生产的羊绒制品质地优良、产量高、弹性好、手感细腻、保暖性佳。
噶乌
噶乌在汉语中是护身符的意思,噶乌一般是用银或铜制成的小盒,很为小巧,外表雕饰非常精美,还有镶嵌宝石、松石、的,里面通常会装有泥塑或金属制的小佛、藏药丹丸、小佛画或活佛照片等,随身携带怀中。噶乌盒的寓意是用以祈佛保祐,护身避邪。
普兰木碗
普兰木碗是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特产之一,木碗不仅是西藏各族人民喜用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木碗主要选择桦木、桐树、成巴树等优质木为原料。普兰木碗的大小不一,扁圆形,呈桔黄色,大的用来盛糌粑,小的用来喝酥油茶。普兰木碗具有轻,不易破碎,携带方便的特点,而且用木碗来盛食物不易变味,也不会烫嘴。在藏胞家做客的人,一般都用自己带来的木碗喝茶,盛糌粑。
西藏藏红花
西藏藏红花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地区比如县、索县、巴青县雅安镇、嘉黎县尼屋乡(曾名忠玉乡)和阿里地区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现辖区域。
普兰彩石
普兰彩石是指产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特有彩石,普兰县是阿里地区著名的边境县城之一,圣湖玛旁雍措、神山冈仁波齐、古商道、古宫九层引起拉姆飞升处、印度苦行僧、普兰彩石、普兰歌舞等等,都是普兰县独具风韵的宝贵旅游资源。普兰彩石质地坚实、色彩丰富、花纹绚丽,可以雕刻经文、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及各种吉祥图案,使平凡的石头有了鲜活的生命,以求驱邪求福。
酥油茶
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俗。
西藏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经发酵而制成的低度烧酒,属于藏酒的一种,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特点,由于其地理环境、酿酒原料、大曲配料、制酒工艺、产品风格等独特,至今兴盛不衰,被全国酿酒专家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西藏面具
西藏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西藏地区著名的工艺品之一,以阿里地区普兰县产的较为著名。西藏面具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由于地域的差异,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呈现出多姿多彩、对比强烈形式各异的特点。藏族全民信教,对神佛无限虔诚,无论是羌姆还是藏戏在使用面具时有一定的规制,对面具的尊崇即是对神灵的敬重。
酥油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华,高原人离不开它。酥油是似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所以西藏酥油的做法是采用雪域高原上的牦牛牛奶制作而成,将牦牛奶加热发酵做成后加工得到酥油。酥油在藏区用途广泛,酥油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可以做成酥油茶喝,加上糌粑做成糌粑团团,还能抹在饼子上直接咬着吃。酥油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特色饮食之一。
牦牛肉干
川藏地区是牦牛的主要养殖地,其制作的牦牛肉干色泽棕红,形状规则、平整,肌纤维清晰,口感有一定韧性,柔软适中,嚼后留香。牦牛终身无劳役,过着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低,热量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