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剃须刀品牌推荐榜 电动剃须刀哪个牌子好
电动剃须刀哪个牌子好?它们分别是PHILIPS/飞利浦、Braun/博朗、Remington、Panasonic/松下、MIJIA/米家、Flyco/飞科等。糖尿病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电动剃须刀品牌推荐榜,电动剃须刀的剃净能力普遍不及手动剃须刀,但胜在不分干湿随想随用。
飞利浦 PHILIPS 荷兰
论旋转式电动剃须刀,飞利浦是当之无愧的领军品牌,它于1939年发明了旋转式电动剃须刀,1966年又发明了三头剃须刀Philishave 8130/1302,开创了三头剃须刀的先河,被各大品牌争相效仿。
与博朗往复式剃须刀相比,飞利浦旋转式剃须刀可以说是叫好又叫座,在全球范围内,飞利浦已经累计销售了近5亿只电动剃须刀。2016上半年网络零售数据显示,飞利浦占国内线上电动剃须刀市场份额近45%。在《消费者报告》的评测中,两款飞利浦次顶配8000 SensoTouch 3D系列产品1250X和1250XCC都在推荐之列,它们在剃须效率上与博朗7系没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内叫臻锋3D系列,但官方已没有在售。
目前在售的是5000/7000/8000/9000系列,价格和性能基本随系列数呈阶梯式提升,虽然型号特别多,每个系列内部的核心性基本相同,仅部分额外功能和配件有所增减。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其刀头的型号来辨别,它直接指向产品的性能级别。随着产品线的完善,飞利浦还新增了8000系列,定位在7000与9000间,部分型号也会用到9000系列顶级的刀头与技术,性价比不错。
9000系列
9000系列的代表SP9880,除了具备所有高端剃须刀的特点外,它的刀网技术升级为V型精确切剃系统,比普通版本更接近皮肤30%。得益于8向轮廓跟踪剃须刀头技术,SP9880能更加贴合面部和颈部轮廓。刀头接口支持鬓角刀、控油洁面刷、眼部按摩头等多个模块,一机即可完成整套面部护理,售价为7999元,适合预算充足的商务人士。它支持无线充电,尽管实用度不高。
2016年iF设计金奖作品S8860虽然定位于8000系列,但它使用的是9000系列刀头SH90,从核心性能来看属于9000系列,同样适配9000系列上的多功能理容配件和无线充电技术,售价仅需2999元,性价比十足。
7000系列
7000系列是飞利浦最实用最走量的系列,运用了大量9000系列上的技术,如V型切剃系统、多功能理容配件等。7000系的特色在于它是飞利浦中最早针对敏感肌肤设计的产品,配备护肤微珠舒适环,表面涂有微珠涂层,这些微珠形成了低阻力的柔软表面,能较大程度地减少刺激,适合敏感肤质的用户使用。相比最高端的9000系列,7000系列精简了无线充电功能、智能胡须感应系统、按摩头和焕活眼部护理头,但其他实用功能均被保留,代表型号为S7780/62,售价为2699元。
5000系列
从5000系列起,飞利浦将降低压至千元甚至百元级别,刀头精简为5向调节,灵活度稍逊但足够实用。支持快充功能,1小时可充满,快充5分钟即可剃须1次,是出差旅行的必备功能。5000系列的代表产品是S5560,功能齐全,售价1599元,而S5077仅售599元,仅少了一个TURBO加速功能和智能清洁配件,是性价比之选。
主打全身水洗功能的AquaTouch系列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在功能上要薄弱一些,外观也比较平庸,不过售价329元的AT800在剃须性能上与5000系列相当,仍然值得考虑。
博朗 Braun 德国
博朗始于1921年的德国法兰克福,是全球著名的小家电巨头,在国内曾被译作“百灵”,产品涉及电动剃须刀、女用剃毛器、厨房小家电等多个领域,是宝洁旗下23个十亿美元品牌之一。它的产品曾获得数百项包括iF、红点等国际设计大奖,专利技术突破8000项,凭借其顶尖设计和极高品质稳居欧美“最受男士欢迎剃须刀”宝座数十年之久。
1950年,博朗推出了第一款电动剃须刀S50,定义了现代往复式剃须刀的形态,如今,博朗已是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高端代表,刀头数量多、耐用性强、剃感舒适都是博朗的最大特点。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的测试排名中,博朗7系的760cc-4、790cc-4、720s-4包揽前三,各个方面都获得很高的评价,其中清洁便利性与功能性更是冠绝群雄。
作为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鼻祖和行业标杆,博朗一直专注于往复式剃刀的研发和生产,旗下型号众多,价格横跨了150-7000元区间,除了几个特色系列之外,主流产品线分为1、3、5、7、9五大系列,定位依次递增,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刀头数量、刀片质量和特色功能上。
博朗1系
1系作为博朗的入门产品,主打的是实用性,各方面的性能并不突出,仅配备单刀头,而同等价位的国内品牌剃须刀至少为双刀头起步,但1系胜在采用了博朗独家的Smart Foil刀网技术和刀头自由浮动系统(FreeFloat),弥补了单刀头剃净能力和舒适度的不足,在单刀头的产品中属于上乘之作。其中190s是1系列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售价仅219元,已经配备了全身水洗、1小时快充等实用功能。
博朗3系
3系是全球最畅销的往复式剃须刀产品,剃须效率与舒适度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足以应付大多数的使用场景。3系价格跨度非常大,从349元到1499元不等,但它们的剃须功能区别不大。3系在舒适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三重独立浮动刀头更加贴合面部,其中新3系3040s在中国《消费者报道》的评测中被列为推荐产品,提升了精密齿梳技术,剃长须、软须的性能更佳,适合毛发生长速度较快的用户,它的防水级别较高,可以在淋浴时使用,适用场景广泛且便于清洁,599元即可入手。
博朗5系
对剃须效率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选择博朗5系,针对浓密、粗硬及一般剃须刀都难以剃净的胡须,博朗5系增强了电机功率的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加持,包括ActiveLift集成修剪器、OptiFoil网膜、贴面感应技术。特有专利ActiveLift集成修剪器,能够提起并剔除紧贴皮肤或者歪倒的胡须,OptiFoil网膜厚度仅为0.056mm,配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网眼,能够更好地捕捉并深入根部剃须,加上可以33°旋转的贴面感应刀,几乎能满足所有的剃须要求。
博朗7系
更高档的7系则被形象地称作剃须刀中的“雷克萨斯”,也是博朗受关注度最高的旗舰系列,美国《消费者报告》把7系的760cc、790cc、720s均列为推荐产品,最为推荐的760cc价格为1599元。相比传统马达,7系使用的线性马达技术使其剃须性能提升了23%,还有5档剃须模式可供调节,其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智能声波科技,可自动读取脸部轮廓,根据胡须密度自动调整10000次微震动的力度,在有效剃净的,也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
博朗9系
如果你对外观设计有更高的追求,那相信只有达到“工艺品”级别的博朗9系才能够满足你。9系是博朗剃须刀的顶配版,其中既有价格尚可接受的9280cc,也有最为奢华,价格高达6999元的金色版9299s,它接连斩获四项国际顶级设计大奖。相比售价,9系的性能提升其实非常有限,这也反映了电动剃须刀技术进步的尴尬,它主要对各种功能做了整合与优化,如刀头数增加到4个,微振动增加到40000次/分钟等等。它更适合作为礼物赠送亲友,官方也很贴心地提供了刻字服务,即使购买自用也不会让你失望,它是目前最好的电动剃须刀之一。
M系列
针对差旅在外的使用需求,博朗推出了主打便携的M系列,简单来说就是两大特点干电池供电和旋盖设计。干电池替换方便,无需带上专业充电器,旋盖设计能有效地保护刀头,省去了额外的旅行盒。但便携也就意味着对于性能需求的降低,单刀头设计限制了M系列的剃须效率与舒适度,这一系列也是博朗最为低价的剃须刀产品,其中M-90带有修剪器,其余型号仅是外观差异。
Remington 美国
雷明登最早可追溯到1816年,它是一个专业生产军用枪械产品的品牌,随后开始涉足办公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在精密金属元器件领域表现卓越。1937年雷明登推出首款电动剃须刀,让电动剃须刀真正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比飞利浦旋转式剃须刀还早两年。雷明登保持着良好的技术创新势头,60年代研发出充电式无绳剃须刀,70年代将弯曲铝箔网技术应用到剃须刀上,见证了电动剃须刀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这个已有80年剃须刀历史的品牌在欧美市场举足轻重,2016年欧美剃须刀市场排名第三,年销售额超50亿美元,产品也获得广泛的认同,在50美元以下的产品中,雷明登表现优秀,Engadget的评测认为,售价38美元左右的雷明登F5-5800足以匹敌博朗和松下较低档位的产品,替换刀头价格仅为它们的一半,单次充电使用时长超过一小时,不过外形比较平庸,bestreviews的评测也显示这款产品有着良好的剃净能力,并支持5分钟快充功能,性价比十足。
与博朗、飞利浦、松下等专注于单一类型剃须刀不同,雷明登是少有的具有往复式和旋转式剃须刀制造技术的剃须刀品牌。它2015年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但剃须刀产品布局表现平平,产品线主打中低价位市场,目前仅便携式剃须刀表现突出,它的便携剃须刀在外观造型方面很有特色,军工味十足,深受户外运动爱好者喜爱。
售价299元的B110FX-Y面向户外运动人群,主推三防功能,抗摔、抗压以及防水,其防水等级仅到IPX4级,离真正的户外装备级别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支持日常的干湿两用。外观搭配了军绿、迷彩等配色,支持USB和车载充电,无论家用还是户外使用都足以胜任。
松下 Panasonic 日本
松下是日本老牌的综合性电子技术集团公司,产品涉及家电、数码、影音娱乐、办公用品等多个领域。在电动剃须刀方面,松下是往复式剃须刀的另一代表品牌,但销量与知名度不及博朗。
松下在剃须效率方面丝毫不逊于博朗,其刀片使用的是安莱钢,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武士刀的高级钢材,碳含量大于1%,硬度在HRC60以上,锋利且耐用度高,配合松下特有的拱形刀网,在唇部、颈部都能保持良好的贴合性。但在设计、功能性方面稍差,刀头灵活程度不及博朗的10向调节,也缺少了卫生状况显示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总体偏向实用。美国《消费者报告》推荐了松下两款四刀头系列剃须刀ES-LA93-K和ES-LA63-s,其剃须效率受到一致认可,但国内没有官方渠道销售。
松下在国内中高端产品主要包括ES-ST三刀头米兰系列、ES-LT三刀头系列、ES-LV五刀头系列,价格依次递增。它们大多使用了磁悬浮马达技术,每分钟转速13000-14000转,比博朗7系高出30%-40%。
ES-LV五刀头系列是目前的旗舰,加入了智能剃须感应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胡须密度,调整剃须强度,有更显著的净剃效果,不过该系列价格跨度较大,老旗舰ES-LV74-A405售价1499元,而新款旗舰ES-LV9A-S705则售价4999元,其自带的自动充能中心具备清洁、除味、加热干燥和自动充电的一站式服务,懒人必备。
而ES-LT和ES-ST系列特色不多,一切都以实用为主,常见的干湿两用、全身水洗、鬓角刀、电量显示等功能一个不落,可用度很高。成本更高的快充技术和磁悬浮马达技术则被更多地应用在售价较高的ES-LT系列中。
,松下卡片式剃须刀也值得关注。例如售价469元的ES5821K和售价299元的ESRC20都使用了独立浮动单刀头设计,厚度仅12mm,与iPhone3Gs相当,尺寸还要小上一圈,可以轻松放进口袋,在差旅携带中非常方便。
米家 MIJIA 中国
米家电动剃须刀符合小米产品的一贯定位,直接进入中端级,把中高端型号才具备的三刀头、IPX7防水、全身水洗、快充等配置拉到了200元价位,竞争力十足。米家一开始由专利加身的雷明登代工,品质无需怀疑,目前很多产品则由个护新贵素士打造,类似于飞利浦的浮动结构就用在了米家剃须刀上,市场反响不错。
得益于雷明登、素士的专利技术,米家电动剃须刀的总体剃须效果不差,除了具备灵活刀头浮动,更大优势是双环刀网搭配双环刀片设计,增大进须量,剃净更快、更彻底,不输经典国货飞科。但与旋转式剃须刀的标杆飞利浦比,其双环刀网技术仍较为逊色,剃须效率、舒适度存在差距。
米家的外观设计是一如既往的小米科技风,简约有质感。材料也一向是小米产品的宣传重点,米家的刀网选用了日本JFE公司的——代表世界钢铁行业最高水平,,。采用较为精湛的工艺技术,表面光洁无毛刺,不易划伤皮肤。
如果仅用过百元以下的电动剃须刀,那么更换米家电动剃须刀能带来不错的体验,S500最具代表性,功能远超同价位产品,上脸贴合度较高,而且使用双层刀片提拉,软塌胡须也能快速剃净。不过相对处理浓密一点的胡须,会有些许卡顿。贵50元左右的S500C配备类似飞利浦的替换洁面工具,功能更全面些。
,小米还有一款主打便携的迷你电动剃须刀,售价170元左右,大小与一包手帕纸相当,能轻松装进衬衫口袋或者包包;采用往复式单刀头单层刀网设计,剃须效率、舒适度自然无法与3刀头甚至5刀头的产品相比,剃短须很顺滑利落,对一天一剃、差旅应急剃须的用户,是个不错的选择。
飞科 Flyco 中国
飞科是中国剃须刀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唯一国内企业,连续多年全国销量、市场占有率第一,2017年销量为6189万只,营收26亿元,线上市场份额为54.7%,线下占有率39.2%,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动剃须刀第一品牌。
电动剃须刀的高端市场一直被博朗、飞利浦、松下等外资品牌占据,中国品牌的市场非常有限,飞科采取的是走高性价比路线,以量取胜,2010-2015年剃须刀累计销量达2.7亿只。加上飞科的销售渠道十分强大,截止至2017年年底,飞科已有接近700家线下经销商,约70家电商渠道经销商,牢牢占据住了50-200元区间内的市场。
飞科早期产品大多数都为代工生产,2013年飞科剃须刀的外包比例达到了80%左右,导致了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在上市后,飞科投入了近2亿元扩建生产基地,尽管如今仍有超过60%左右的剃须刀采取外包方式,但高端的旋转式剃须刀已经可以自主生产。
飞科在2017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2300万元,不及广告投入的一半,这并非一个合理的投入比例,虽然其产品的功能性、外观设计方面领先其他国内品牌,在大众消费市场也有不错的竞争力,但与国外品牌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如果预算在百元之内,飞科FS373也许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款,它是飞科目前销量最好的剃须刀,累计销售超过875万台。FS373拥有三头独立浮动刀头,剃须覆盖面广,自动研磨功能使得剃须过程中刀网和刀片相互摩擦,刀头更加锋利,剃须干净利落不残留。IPX7级防水,支持全身水洗,随意冲刷,确保剃须刀干净卫生。它搭载智能防夹须系统,有效降低夹须机率,对肌肤的刺激性较小,就算皮肤稚嫩的学生也能安心使用,价格仅95元。
而150元左右的电动剃须刀,推荐FS339型号。月销量10万台的FS339,是消费者口耳相传的口碑产品,曾于2016年荣获中国家电艾普兰奖之“产品奖”。相对于FS373和FS372,FS339除了搭载了相同的三头独立浮动刀头,支持IPX7级防水功能以及智能防夹须系统外,还增加了一小时快充、智能堵转系统、智能旅行锁、智能水洗提示、浮动贴面系统等多个智能功能,在功能上已不亚于国外高端品牌剃须刀,性价比十足。
超人 SID 中国
超人集团创建于1983年,曾是国产剃须刀中的“老大哥”,以给国外品牌电动剃须刀生产适配刀片起家,其剃须刀、电吹风、理发器、电熨斗等个人护理电器在业内较有名气,其中电动剃须刀是目前的主营业务之一,拥有500多项专利授权,31项发明专利,是中国知名剃须刀品牌,产品出口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超人的市场定位与飞科相似,主要销售旋转式剃须刀,产品主力区间在百元左右,但超人的产品线更长,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下探到50元以下,最便宜的SS211价格仅为39元,适合预算紧张或初次尝试电动剃须刀的朋友选购。
但压缩成本就意味着需要在功能上作出取舍,较为实用的例如三刀头设计、干湿两用和全身水洗功能仅在高端的RS352、RS339、RS337出现。定位入门的SS系列的SS230、SS211仅配备双刀头,而且不支持多方向调节,也不支持湿剃,胜在便宜。
素士 Soocas 中国
国内电动剃须刀的中、高端市场一向被外国品牌所占,本土品牌一直想拿下这块硬骨头,国货领头羊飞科也曾尝试过推出中端产品,但都无疾而终。而新兴品牌素士和米家算是有点看头,以高颜值引起关注,线上销量持续上升。
与米家不同的是,素士的产品定价很大胆,略过入门级,目前聚集在300-450元,在售产品也就5款左右,但整体剃须性能、体验与飞利浦同价位产品差距不大。素士自研的360°全向浮动、减震悬挂浮动等,使得剃须更亲肤顺滑,舒适度不差,特别是对于痘痘肌、敏感肤质来说,可作为飞利浦、博朗之外的选择。
相比一众老国货品牌,素士外观设计猛下功夫,用色更张扬大胆,不再是以往那种爸爸辈常用的黑色、灰色,就如S31亮色系的撞色设计、S32的大理石纹理设计,风格酷炫有型。而且,素士不少机型都设有高颜值礼盒版,节日、日常送礼够体面。
其中旗舰款雅痞S5很受好评,剃须效率和舒适度都较高,使用了中上水平的浮动结构,贴脸易剃须根,剃净程度比奔腾、超人等确实有明显的改善;且灵活浮动下,更温和不磨皮肤,是痘痘肌也可以选的国货。S5颜值也不落下,礼盒包装,机身采用磨砂深绿配色、全航空铝材,轻便而有质感。
与飞利浦中高端一样支持全脸理容,素士也附带洁面刷、鼻毛修剪器等配件,换用即可实现不同功能,适合追求高性价比的使用人群。值得一提的是,业内续航水平普遍在60分钟左右,素士充电一次最长支持连续使用300分钟,减少频繁充电的麻烦,使用上更加方便。
奔腾 POVOS 中国
奔腾电器是国内知名的小家电生产商,它曾与飞科、超人等国内剃须刀品牌一同占据了国内低价位市场。2011年飞利浦收购奔腾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收购的范围涉及奔腾电器的厨房电器产品及设备、厨房电器品牌,但剃须刀等其他产品品牌不在其内。
作为中国知名的剃须刀品牌,奔腾的研发和生产实力不俗,2013年实现剃须刀3D浮动结构,2014年获得旋转式电动剃须刀刀头等5项发明专利,算上各种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及国际专利,奔腾已拥有合共280多项专利。,奔腾各类小家电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台以上。
奔腾的产品定位比飞科和超人还要低一级,主力产品价格区间在50元以下,做工用料、功能、剃须体验方面都有所妥协,与同价位超人的产品差距不大。
价格为99元的PQ9206少有地支持整套的理容配件,可将刀头更换为洁面刷、鼻毛修剪器等,这个功能在150元内的产品中实属少见,适合有面部理容需求的用户,也是百元以下电动剃须刀的理想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