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控制好了,能停药吗
很多类风湿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常会考虑停药。停药是否可行,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想要停止治疗。但医生通常会建议,药物可以减量,但不应完全停用。因为停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疾病的复发。这种复发并不是立即出现,而是在一段时间后延期出现,比如三个月之后。这种延期复发的情况,常常让患者产生“停药很好”的错觉。
实验数据显示,无论是使用传统抗风湿药物还是生物制剂,达到病情缓解后,如果直接停药,有7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出现病情复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比例会进一步提高。复发后,往往需要再次用药,而且往往比停药前的剂量更大、种类更多。这样看来,停药并不划算。
医生通常会采用“减药不停药”的策略。在患者控制好疾病的情况下,逐步减少药物用量,兼顾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那么,对于正在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应该先停哪种药呢?
对于同时使用传统慢作用药、生物制剂、激素和止痛药的患者,减药的顺序一般是先减激素或止痛药,然后是生物制剂,最后是传统慢作用药。以一个使用泼尼松(激素)、托珠单抗(生物制剂)和甲氨蝶呤(传统慢作用药)的患者为例,首先逐步减量激素至完全停用。然后,逐步减量托珠单抗,比如将用药间隔逐渐拉长。如果患者的病情仍然得到控制,可以进一步减少生物制剂的用量,最后仅服用传统慢作用药治疗。
在减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比如关节肿痛或血沉增高,可能需要停止或减少减药的进度,甚至需要增加药物的用量。减药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对于仅使用传统慢作用药或生物制剂的患者,减药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药物经济学和循证医学证据,医生会优先保留甲氨蝶呤等具有防止关节破坏作用的药物。
对于单独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例如因为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甲氨蝶呤等传统抗风湿药物的患者,医生会推荐选择托珠单抗(雅美罗)或小分子靶向药来控制病情。这类药物的减药策略主要是逐步减少给药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类风湿患者的减药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在减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终的目标是达到病情控制的提供最佳的治疗便利性和经济性。祝愿每位类风湿患者都能享受不肿不痛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