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易失眠推荐4招可解决问题
老年群体的睡眠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他们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大约在五小时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许多老年人饱受失眠之苦,其主要症状包括早醒、易惊醒、睡眠浅以及深睡眠时间减少等。长期的失眠会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年群体的失眠呢?
脑组织的老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细胞的数目减少,而睡眠是脑部活动的表现,这导致失眠症状加剧。组织老化和循环问题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得睡眠和清醒的时间变得不规律。
心理因素也是老年人失眠的一个重要诱因。老年人经历了丰富的人生历程,他们面临的社会角色转变、心理社会因素等都会引发过度的思考、焦虑、烦恼、忧伤和痛苦等情绪,从而导致失眠的发生。
身体各器官的衰老也是失眠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易患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都会影响睡眠。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时,脑部血流量减少,引发脑代谢失调而导致失眠。老年群体出现抑郁倾向或抑郁状态也会使失眠症状加重。
面对老年群体的失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保持规律的作息,按时起床入睡,中午尽量不午休。如果中午感到困倦,可以适当活动以提振精神。合理补充营养,多吃具有催眠功效的食物,如小米、香蕉、大枣和牛奶等。特别是小米,含有色基酸,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人们快速入睡。
改善睡眠环境也是关键。睡觉前需关闭所有电器,留一条小缝让空气流通,加厚床垫以提高舒适度,调整好枕头的高度。适当的运动也能帮助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状况。每天下午3~4点左右进行快步走30分钟,能促进大脑生成内啡肽,具有镇静安神的效果。运动能让失眠的老年人更快地入睡,并增加深睡眠时间。
温馨提示老年人睡前不宜过饱饮食,晚餐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喝小米粥,其中的谷氨酸能使人产生困倦感。睡前也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于催人入睡。
以上内容摘自搜狐网于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文章《老年人失眠的原因老年人失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