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时猝死发生率增加,是什么原因,怎么预防
随着马拉松热潮的持续蔓延,中国马拉松赛事呈现爆炸性增长。在这一盛景之下,马拉松猝死的悲剧不时上演,令人扼腕叹息。为了深入了解并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不禁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何为马拉松猝死?
马拉松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猝死,被定义为运动期间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其特点是发作突然、病程紧急、病情严重,难以治疗。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跑者和医疗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马拉松猝死情况如何?
据统计,2004年至2017年间,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已有19人发生猝死,其中绝大多数为年轻男性。这些猝死者往往追求时尚,对马拉松运动充满热情,但却常常缺乏相关的训练和足够的项目风险了解。他们通常认为半程马拉松相对容易,无需过多训练即可挑战。正是这种盲目乐观和过度坚持,最终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马拉松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1. 心脑血管疾病是马拉松猝死的主要原因。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肥厚性心肌病等心源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畸形、高血压等脑源性疾病,都是运动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据统计,90%以上的运动性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
2. 呼吸道疾病也是导致马拉松猝死的原因之一。运动性哮喘、肺动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加重,如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引发猝死。
3. 缺乏科学的锻炼也是导致马拉松猝死的重要原因。在没有系统训练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从而引发运动性猝死。
4. 不良的外部诱因如扁桃体炎、恶劣的天气条件、高原缺氧等也可能导致运动性猝死。
那么如何预防马拉松猝死呢?
1. 严格体检是预防马拉松猝死的首要措施。参加马拉松运动前,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高危因素。
2. 运动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强度。长跑运动员应遵循逐步进步的原则,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或进行盲目的竞赛。要避免集中锻炼,根据个人的心率控制运动强度。
3. 避免在不良情况下运动。感冒或感染期间应避免锻炼,康复后再进行;尽量避免在寒冷、炎热、雾霾等恶劣天气下锻炼;最好选择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进行马拉松长跑。
由于运动性猝死的发病急、病情危险、治疗成功率低,因此应以预防为主。我们要仔细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参加马拉松运动,赛前检查心血脑管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积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和适应。在比赛中,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寻求帮助,避免盲目坚持或冲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享受马拉松比赛中战斗和运动的刺激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