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膀胱出血的背后,往往是由出血性膀胱炎在暗中作祟。这种病状的出现,其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
让我们聚焦那些悄无声息入侵的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膀胱非特异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它们占据了大约70%的江山。这其中,包括了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等。而剩下的部分,则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据,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较为常见。尽管霉菌感染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病例中,是由一种以上的细菌共同引发的混合感染。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哪些因素为这些致病菌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任何能够破坏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变膀胱壁正常组织结构,从而适合细菌滞留和生长繁殖的因素,都有可能诱发膀胱炎。比如,过度的尿潴留会扩张膀胱,损伤正常的膀胱粘膜屏障。下尿路梗阻则会导致残留尿无法有效排出,细菌得以进入膀胱。结石、异物损伤、肿瘤、坏死组织等也会破坏膀胱粘膜的正常组织结构,为细菌生长提供便利。而一些如导尿、尿道扩张、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等泌尿检查治疗,也可能为细菌入侵提供机会。除此之外,膀胱炎还可能继发于肾脏、前列腺、阴道、宫颈等系统或相邻器官的炎症。
而在这些致病菌入侵膀胱的途径上,主要有三种方式:
其一,向上感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尤其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尿道短而直,因此在婴儿期、新婚期以及怀孕期间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尿路检查或留置尿管后也可能诱发膀胱炎。
其二,下行性感染。这种感染方式继发于肾脏感染,细菌随着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其三, 局部直接感染。这种方式常见于膀胱与外部皮肤直接相连的特殊情况,如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等,这些瘘直接侵入膀胱,引发感染。
综上,膀胱出血的问题并非简单,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病因和感染途径,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