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震颤有哪些症状
ET家庭聚集现象较为常见,该病症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发病年龄大约在45岁左右,患病率在410至3920/10万之间,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则上升至1300至5050/10万之间。有趣的是,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出双峰模式,其中青少年和50岁左右是两个主要的发病高峰。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疾病并不具有种族、地区和性别的差异性。
ET的主要特征是姿势性震颤。典型的表现是病人在保持某一姿势时,如持筷、端杯等,会出现明显的震颤。这种震颤在某些病人运动时会加重,而在另一些病人中最初可能伴随着运动震颤,静止时则较为少见。值得注意的是,紧张、情绪激动、饥饿和疲劳等因素都会加剧这种震颤。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受到ET的影响,其中手部是最常见的受影响部位,其次是头部、喉咙肌肉、腿部和下巴,而发生在躯干和舌头的案例则较为罕见。震颤通常从一只手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上肢和另一只上肢,甚至向上蔓延至头部和喉咙肌肉。其频率一般在4至12Hz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会有所下降,与病程并无直接关联。这种震颤最初可能是间歇性的,但逐渐会发展为持续性,病程进展一般较为缓慢。
除了姿势性震颤这一主要症状外,ET患者没有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包括肌肉僵硬和运动减退等。ET还有一个独特的特点是对酒精的反应。据估计,约有42%至75%的ET患者在饮酒后,震颤会在半小时到几小时内减轻或消失,但酒精消退后情况会变得更糟。
值得注意的是,ET常常伴随着其他类型的运动障碍疾病,如PD、肌张力障碍、肌阵挛、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等。典型的偏头痛也被认为是与ET密切相关的疾病之一。有报道显示,ET典型偏头痛的发病率高达26%。尽管ET可能会持续终身,但它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ET虽然可能带来一些不便和挑战,但了解它的特点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