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动脉转位的预防措施

生活百科 2025-03-19 17:58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在面临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情况中,新生婴儿的预后显然并不乐观。在出生后的第一周,有30%的婴儿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在一个月内和六个月内的死亡率更是高达50%和70%。而对于那些伴随大房间间隔缺损、房间间隔缺损、单心室以及肺动脉狭窄等病症的婴儿,他们的平均寿命大约能维持到5年左右。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治疗,一些儿童如患有大动脉转位等病情则显得尤为危重。在新生儿早期,组织缺氧和酸中毒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到了婴儿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成为主要的威胁。从幼儿期开始,血栓栓塞和渐进性肺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

对于那些接受Mustard和Senning手术的儿童,尽管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但生存状况有了显著改善。Senning术后的生存率略高于Mustard术,术后5年、10年、1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5%、94%、和94%。但两者都面临着晚期猝死的风险,约占2%~8%。房性扑动可能是导致晚期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进行性窦性心率丧失也可能在手术后发生。大约30%~40%接受心房转换术的儿童在术后十年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主要的心律失常包括交界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对于这些儿童,需要密切监测心率状况,有时需要进行24小时的心电图监测。在手术后的随访中,还会出现一些如心房板泄漏、通道梗阻等问题。对于这些情况,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处理。术后右心室的功能状况也需要密切关注,少数儿童可能会出现右心室功能严重低下并伴随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对于这些儿童,可以选择心脏移植或大动脉转换等手术进行治疗。

至于大动脉转换术后的情况,死亡率低于10%。对于简单的大动脉转位儿童,其术后生存率在长时间内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对于伴有间隔缺损或Taussig-Bing畸形的儿童,其术后生存率稍低但基本稳定。从长期来看,大动脉转换的儿童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在早期的随访中,左心室功能状况良好。大部分的大动脉转换术后儿童在十年内无需再次接受治疗。

上一篇:怎样治疗角膜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