胬肉攀睛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眼部疾病的内外治疗法]
针对翼肉病症,治疗方法需根据病状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施治。若翼肉色白体薄,一般采用眼部点药即可;色红体厚、泪多者,则需辅以内服药。本病之辨证主要分为风热、实热和虚热三种类型,实则泻之,虚则降之。若药物治疗无效,病情发展迅速,则考虑手术治疗。
一、内治
(一)心肺风热
主证:翼肉初生,逐渐膨胀,赤脉集布,多泪,痒涩羞明,舌苔薄黄。
证候分析:眼睛露于外,易受外邪侵袭,因外感风热,故多泪、痒涩。邪客经络,致使翼肉肿胀。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采用栀子花胜奇散加减。刺藜、蝉蜕、谷精草等药物祛风祛邪;荆芥、川芎等祛风散邪、泄其堵塞;栀子、黄芩等清热泻火。夏秋两季,脉洪者,可适当调整药物。
(二)脾胃实热
主证:翼肉头尖高,体厚大,红瘀如肉,生长迅速,瘙痒不适,粘结多,口渴欲饮,便秘尿红,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嗜食辛辣烟酒,导致脾胃实热,恶热上攻,眼睛受堵,风尘刺激,尤其是瘀滞,致使翼肉升高,粘结增多。
治法:泻热通腑。
方药:泻脾除热饮加减。大黄、芒硝等泻热通腑;车前子、杨蔚子等泻热通滞;防风、桔梗疏风散邪。身体虚弱者,可加入玄参和夏枯草,加强泻热散结。
(三)阴虚火旺
主证:翼肉淡红,时轻时重,涩痒,心烦热,口干舌燥。
证候分析:劳欲过度,阴精暗耗,虚火上炎,导致翼肉淡红,微涩痒;虚热扰心,口干舌燥。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地黄补肾阴,山茱萸肉补肝肾,泻肾利湿;牡丹皮泻火祛瘀;知母黄柏泻虚火。心烦失眠者,可加麦冬、五味子、酸枣仁等。
二、外治
(一)若翼肉红肿,涩痒多,可点八宝眼药或红眼药以缓解。
(二)如翼肉发展迅速,侵入黑眼,有掩蔽瞳孔之势,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因手术后易复发,所以手术需慎重。术前应充分考量,术中务必彻底,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此病的辨证施治十分重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表现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