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都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视网膜脱落,一种可能影响我们视力的眼疾,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当我们或是身边的人遭遇这种情况时,我们都知道必须要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检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那么,针对视网膜脱落,我们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我们要关注视网膜本身的状况:
1. 黄斑是否受累。如果黄斑尚未受累,应尽快手术,避免黄斑分离范围扩大,保护中心视力。若黄斑已经分离,需向患者明确解释,手术后中心视力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2. 网膜脱离轮廓。通过这一检查,我们可以明确网膜裂缝的位置。如果视网膜脱离的形状和网膜下液的分布与发现的裂缝不符,那么必须进一步寻找其他可能的裂缝。
3. 视网膜裂孔。寻找裂孔是关键,根据裂孔的大小和位置,我们可以确定加压区的范围和加压物的放置。
4. 周边视网膜的变性区。很多时候,视网膜裂孔位于变性区或其附近。对于那些难以找到裂孔的病例,我们应对可疑的变性区域进行处理。
5. 视网膜液体。我们需要观察网膜液体的深度和流动性,因为这关系到术中是否需要液体释放。在术前进行巩膜压缩时,如果视网膜裂缝容易闭合,那么术中无需释放液体,这样裂缝定位更为准确,不易引起过度冷凝。
6. 脱离视网膜的活动性。新鲜的视网膜脱离时,脱离的网膜活动良好,手术易于复位。
我们还需要关注玻璃体的状况。玻璃体的检查结果会影响手术方法的选择。简单的玻璃液化和后分离并不阻碍手术。但在复杂的视网膜脱离中,玻璃膜的形成甚至与视网膜粘连,导致玻璃体活动和视网膜的牵引力下降,这时手术应去除膜或松动视网膜的牵引。
我们还要探究玻璃体与视网膜的关系。首先要了解视网膜上牵引的性质。如果是活动牵引,手术只需封闭裂缝。如果是固定牵引,手术必须完全松动。我们还要检查是否有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这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前应进行检查和分级,以确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检查是任何疾病治疗的第一步,而针对视网膜脱落这一眼疾,更是不能忽视。只有通过详尽全面的检查,我们才能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让眼睛重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