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织炎的病因

生活百科 2025-03-19 09:22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核心提示: 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源头多种多样。可能是皮肤、黏膜损伤,或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感染。也有可能是局部化脓性感染扩散,或是通过淋巴、血液传播引发的。背后的元凶可能是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或大肠杆菌等。在免疫缺陷患者中,甚至可能因革兰阴性细菌而引发蜂窝织炎。

讲述一个同事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爬山过程中,不慎腿部被划伤。当时并未在意,但回来后情况恶化。第二天,他出现发烧、寒战,腿部划伤处红肿严重。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急性蜂窝织炎。

关于其病因,上述疾病主要由皮肤、黏膜损伤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引发。局部化脓性感染也可能直接扩散,或通过淋巴、血液传播引发。背后的致病菌种类多样,包括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对于免疫缺陷患者,还可能由革兰阴性细菌引起。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致病菌种类会导致不同的病理变化。例如,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由于链激酶和玻璃酸酶的作用,病变会迅速扩大,脓液稀薄、血性,容易引发败血症。而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则更容易局限化,脓液稠密。由大肠杆菌、厌氧杆菌等产气菌引起的病变部位,还可能出现气肿,被称为扭曲性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的局部变化主要包括充血、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等。这些变化会损伤正常组织结构,导致病变中心组织坏死、液化脓肿,并可能引发周围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特别是厌氧菌感染的病变组织,其坏死更为严重,扩散更快,且常有明显的深层组织损伤。这是由于厌氧菌常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病变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会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导致细胞内液酸化,从而损害细胞功能。在酸性条件下,部分抗生素无法发挥药效,感染部位的纤维素沉积也不利于细菌的清除。

一旦患上急性蜂窝织炎,必须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如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其后果非常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