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什么是贫血
何为贫血?许多人仅将其视为营养不良与头晕的简单表征。贫血的定义及其背后的复杂症状远不止于此。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贫血的真相。
贫血,是指血液内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正常情况下,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12-16g/100ml,女性为11-15g/100ml;相应的红细胞数量,男性为400-500万/mm,女性为350-500万/mm。当数值低于这些标准时,便被称为贫血。贫血的临床表现包括面色苍白,伴随头晕、乏力、心悸和气短等症状。
引发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缺铁、出血、溶血和造血功能障碍等。通常情况下,丰富且营养全面的饮食,如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助于恢复造血功能。
在贫血的病理变化中,红细胞计数的减少通常与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成比例。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大红细胞贫血,它们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关系有所不同。在诊断贫血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我国的贫血状况尤为严峻。据血液学家研究,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中国的贫血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在贫血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老年人和儿童的比例也较高。
进一步来说,约有30%-40%的婴幼儿贫血是由于母亲贫血导致的连锁反应,使新生儿从母体吸收的生血物质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使他们易出现厌食、挑食和各种感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而对于成年女性,月经、怀孕本身和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以及分娩时的出血都是导致贫血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由于减肥而引发的贫血也日益严重。许多女孩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而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引发贫血。
贫血在中国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女孩中的患病率高于男孩。提醒大家,减肥是可以的,但要适度,要吃饱更要吃好。只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