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病因
过敏性紫癜,又被称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或Henoch-Sch?nlein综合征,是一种毛细血管异常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在于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血管神经水肿,若再次接触过敏原,症状可能反复发作。
那么,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发病原因
1. 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病邪侵扰机体,损伤脉络,导致离经血溢出皮肤粘膜。其病因主要包括感觉外邪、饮食失节、血瘀阻滞以及久病气虚血虚。临床中,该病以阳证和热证为主,多为实证。若病情延误,则可能表现为虚证。过敏性紫癜最初是由感觉外邪和烧血引起,甚至可能导致热毒和迫血。
2. 在西医看来,过敏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对某些过敏物质的异常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渗透性和脆性增加,进而引发皮下组织、粘膜和内脏出血和水肿。过敏原多种多样,可能由感染、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感染因素有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物因素主要由动物异性蛋白引起,如鱼、虾等。药物如氯霉素、链霉素等也有引发本病的可能。其他因素如昆虫咬伤、植物花粉等也可能导致过敏性紫癜。
二、发病机制
在过敏作用下,体内发生过敏反应。其机制如下:
1. 快速变态反应中,致敏原进入体内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抗原刺激免疫组织产生IgE。当遇到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释放出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TH等,导致平滑肌收缩、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组织器官出血和水肿。
2.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中,致敏原刺激浆细胞产生IgG等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可能会激活补体系统,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血管炎和相应器官的损害。
3.细胞因子的作用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已报道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如TNFα和IL-4等。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参与疾病的进程,IL-4促进IgE合成可能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治疗过敏性紫癜,了解其发病机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