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在发病后会有什么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揭示无声的杀手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这一新型心脏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并非突然冒出的陌生疾病,而是由遗传基因悄然引发的。这种病症在早期,可能并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症状会逐渐显现,宛如一颗沉默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
青紫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明显标志。在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情况下,青紫症状尤为突出。这种青紫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持续存在,也可能在出生后的三到四个月内逐渐明显,尤其是在嘴唇、手指(脚趾)甲床和鼻尖处最为明显。对于一些潜伏的病症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等,青紫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只有在活动、哭闹、屏气或肺炎时才会出现,到了晚期,随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的发展,青紫症状才会持续存在。
除了青紫,心脏杂音也是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共同特征。这种响亮而粗糙的杂音,严重时甚至伴有胸部震颤。大多数心脏杂音在医生听诊时即可发现,也有一些正常儿童可能存在生理杂音。
由于心功能差、血液供应不足和缺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婴儿期即表现出体力差的特征。喂养困难、吮吸停止、气短、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是常见现象。这些孩子喜欢被垂直抱着,老年人则不愿活动,容易疲劳,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的患儿甚至在哺乳、哭泣或大便时都会突然昏厥,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还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由于肺血增多,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感染进一步导致心功能衰竭,两者互为因果,甚至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原因。
除了以上的症状,先天性心脏病还可能导致患儿的发育迟缓。尤其是青紫的患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智力发育受影响的情况。
科学研究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幼儿中更为常见。这种疾病对儿童的心脏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若病情突然恶化,很可能导致儿童死亡。建议家长朋友们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做心脏检查,尽早发现问题,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